編者按:今年美國和世界多個國家遭遇旱災,,導致部分農作物減產,同時也進一步推高了國際農產品價格,。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更是發(fā)出預警稱如果處置失當,,全球將再次引發(fā)新一輪糧食危機。這將對國際糧食市場產生怎樣的影響,?是否會導致新一輪糧食危機,?是否會影響我國糧食市場,導致輸入性通貨膨脹?專家表示,,重演2008年糧食危機概率較小,。
85%的農產品期貨投機者是推高糧價的罪魁禍首
專家表示,氣候異常不再是初級農產品價格飛漲的唯一原因,,農產品市場的金融化是重要原因
近期,,“全球性糧食危機”發(fā)酵還在延續(xù),但糧食投機的效用遠高于天氣的作用,。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發(fā)出預警表示,,最近三個月來,全球玉米價格上漲23%,,小麥價格上漲19%,,如果處置失當,全球將再次引發(fā)新一輪糧食危機,。
然而,,聯(lián)合國貿易和發(fā)展會議經(jīng)濟學家比凱蒂表示,氣候異常不再是初級農產品價格飛漲的唯一原因,,農產品市場的金融化也是重要原因,。本世紀頭10年,美國農產品市場上80%的參與者是生產者和消費者,,他們?yōu)楸苊鈨r格起伏而簽署長期合同,。其余20%是投機者,整個市場基本運行良好,。從2004年起,,這一比例逐漸發(fā)生了逆轉,以致目前期貨市場的參與者中有85%是投機者,。
美國旱情推升玉米價格
今年,,美國經(jīng)歷了非常嚴重的干旱氣候,糧食收成預期顯著惡化,,美國農業(yè)部(USDA)發(fā)布的7月份供需報告將玉米,、大豆單產分別調低了12%和8%,,其主產玉米和大豆的西部和南部種植區(qū)減產預期比較強烈,。
據(jù)悉,從今年5月初開始至今,,橫貫美國整個中西部玉米帶的嚴重干旱天氣已給新季玉米與大豆的生長帶來了極其惡劣的影響,。根據(jù)美國農業(yè)部的數(shù)據(jù),這是美國自1956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旱災,。截至目前,,美國農業(yè)部已經(jīng)把30多個州的將近2000個縣確定為自然災害主要災區(qū),其中1670個縣為干旱災區(qū),;63%的牧場遭受旱災,。不少農民放棄了大片玉米種植地,,面積甚至超過了比利時和盧森堡的國土面積總和。
美國農作物也受到旱災的嚴重影響,。玉米是美國最主要的農作物,,也是美國最重要的出口農產品之一。從數(shù)據(jù)上看,,從伊利諾伊州到印第安納州的玉米生產帶中,,僅有26%的玉米被評估為“較好”或“非常好”的狀態(tài),遠低于去年62%的比例,;而生長情況“糟糕”或者“非常糟糕”的玉米達到45%,。據(jù)悉,美國農業(yè)部在8月10日已將今年的玉米產量預測調低13%至108億蒲式耳(約合2.74億噸),,為200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有消息說,產量預測還將在此基礎上再調低15%,。
與此同時,,美國的糧食儲備也急劇下降。目前美國的大豆儲備為1.7億蒲式耳,,而過去5年大豆儲備的平均數(shù)是2.57億蒲式耳,。也就是說,現(xiàn)在美國的大豆儲備下降了近三分之一,。美國是世界糧食出口大國,,美國大豆、玉米等農產品的供給狀況對國際糧食市場影響極大,。去年,,美國玉米的產量占全球玉米產量的36%,美國玉米出口量占全球交易量的39%,。因此,,美國旱災和糧價上漲提高了全球糧食通脹率。
重演2008年糧食危機概率較小
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發(fā)出預警,,如果處置失當,,全球將再次爆發(fā)類似于2008年的全球糧食危機。中國農業(yè)銀行的報告則認為,,在天氣及炒作因素的影響下,,農產品價格的漲勢會持續(xù),但重演2008年糧食危機的概率較小,。
事實上,,2008年的糧食危機,主要由于原油的價格傳導作用,原油作為一種資源品價格大漲,,推動了土地,、水、電,、農資及人工等生產資料的上漲,,將糧食生產的成本推向了新高。目前油價雖然較高,,但沒有達到2008年的水平,,并且這次價格的上漲并不是所有糧食價格都暴漲。從期貨價格來看,,2007年初至2008年5月糧食價格的最高點,,CBOT大豆、玉米,、小麥和糙米的價格分別上漲了163%,、123%、169%和141%,,漲幅均超過100%,。
而自今年5月美國旱災的趨勢確定以來,四者的漲幅分別為11%,、19%,、35%和6%,即使把時間區(qū)間擴大到年初至今,,四者的漲幅也都未達到50%,,分別為37%、19%,、30%和8%,,大米價格并沒有出現(xiàn)大幅上漲。
在2008年的糧食危機中,,歐美國家發(fā)展生物燃料的需求成為推動糧價上漲的重要因素,。但今年的生物燃料需求不會高于2008年的水平,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2008年的糧食危機期間,,次貸危機還未發(fā)生,全球經(jīng)濟處于景氣區(qū)間(2007年,、2008年世界經(jīng)濟增速分別為5.2%和3%),,對能源的需求較大,,而自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jīng)濟進入低速增長期,對能源的需求有所降低;另一方面,,在即將召開的G20特別會議上,,聯(lián)合國很可能要求美國、歐洲及其他國家廢除由政府制定的生物燃料生產目標,,雖然達到最終目標可能阻力重重,,但在世界輿論的影響下,歐美國家用于生產生物燃料的糧食占比繼續(xù)上升的可能性較小,。
此外,,根據(jù)美國農業(yè)部的數(shù)據(jù),8月份全球小麥,、玉米,、大米和大豆的期末庫存分別為198萬噸、136萬噸,、105萬噸和52萬噸,,而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四者的期末平均庫存為123萬噸、103萬噸,、76萬噸和62萬噸,,除了大豆外,小麥,、玉米和大米的庫存均遠高于2008年糧食危機期間,。庫存較高能夠緩沖今年的糧食產量的減少,糧食供給將不會非常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