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的1573窖池群在“零星進水”后,,又改口稱窖池“滴水未進”,。
7月24日的瀘州,在經歷了“7·22特大暴雨”,、“7·23長江特大洪水”后顯得涼爽很多,,位于長江大橋下面的國窖1573廣場上,洪水已在昨夜退去,,前來圍觀的人依然絡繹不絕,。
就在前一天,23日凌晨2點多,,“國窖1573廣場”,,數百人組成的搶險隊,,正在進行著一場抗洪“保衛(wèi)戰(zhàn)”,保衛(wèi)的是瀘州老窖“1573國寶窖池群”,。
“你來看得晚了,,昨天水很深很深�,!睆V場邊一位50多歲擺地攤賣荔枝的大媽,,邊說邊比劃,“水到了膝蓋處”,。
記者在廣場看到,,各種文件、酒盒以及印著“永盛坊”字樣的竹板散落得到處都是,,廣場工作人員正在擦洗被水浸泡過的桌子,、椅子、文件柜等,。
“今天上午的時候,,在消防官兵和志愿者的努力下,廣場淤泥才清理完畢,,現在是廣場的工作人員在清理受災最嚴重的游客中心,、博物館和酒史陳列館里面的東西�,!闭趶V場招募志愿者的瀘州團市委組宣部部長陳燕向記者介紹說,。
身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的1573窖池群在“零星進水”后,瀘州市文物局于7月24日報告災情給四川省文物局時,,稱窖池“滴水未進”,,作坊“安然無恙”。
雖然洪水退去,,但作為國家重點文物如何保護,,瀘州老窖又陷入輿論風暴的漩渦。
脆弱的“國窖”防災體系
國窖1573廣場是瀘州眾多與“瀘州老窖”有關的廣場之一,,因為擁有四口源于明代的窖池而聞名遐邇�,,F在,則已開發(fā)為一個國家4A級景區(qū),。
“這個景區(qū)的日常經營和維護是由老窖下屬的文化旅游公司承擔,,我們只是例行行業(yè)監(jiān)管�,!�7月26日,,瀘州市旅游局發(fā)展管理科科長李中華向本報記者介紹,“據我們掌握的情況,,國窖廣場這次主要受災集中在游客中心,、酒史陳列室,、博物館等,損失比較嚴重,,已經暫停對外開放,。估計在半年時間內難以完全恢復開放,�,!�
前距長江不過百米,后有城市排洪通道,,景區(qū)內有迂回曲折的人造水池水系,,整體處于地勢低洼地帶的國窖1573廣場,顯然易受水患侵擾,。
記者了解到,,在《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評定標準》和《文物保護法》里面,都有關于防火,、防水等防災體系建設的嚴格標準,。
“當時,老窖下屬的旅游文化公司是作為企業(yè)法人的資格申請A級景區(qū)評定的,,這個評定標準也很嚴格,,而且每一年都要進行復核查驗�,!崩钪腥A解釋說,,“按照慣例,本周(7月23-27日)就是省里派專家組核驗時間,,但就因為水災,,我們已經申請推遲核驗�,!�
“因為國窖是國保文物,,所以24號我們就派人員當場查看受災情況了,結果是沒有受到絲毫損失,�,!�7月26日,瀘州市文物局局長馮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坦言,,“平時在國窖的保護上,,我們都一直很重視,據我了解,,老窖公司在防災上有相當完備的機制和方案,,而且每一年都要在文物局報備�,!�
當記者提出要查看由瀘州老窖公司呈報給文物局的關于國窖防災報備文件時,,馮健以“不方便查閱”予以拒絕,。但他表示,國窖1573廣場這次洪災受損失,,第一是沒有想到洪水有這么大,,第二是廣場在排洪上有需要完善改進的地方,并稱“政府已經有完善廣場排洪的一些想法,,下一步應該會實施”,。
7月27日,瀘州老窖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防火也好,,防洪也好,,老窖的安保體系應該說在酒類企業(yè)里面是做得相當不錯的�,!蓖瑫r,,他對網上關于“國窖受淹,停止釀酒”的傳言予以駁斥,,稱“國窖是按照慣例在夏季封窖,,與水災沒有任何關系”。
被殃及的紅高粱基地
50年一遇的7·23長江特大洪水,,除了給1573國窖池帶來的“零星進水”,,景區(qū)“半年內都難以恢復開放,損失超百萬”的后果之外,,瀘州老窖數萬畝的有機紅高粱基地也被此次洪災殃及,。
7月25日,記者來到位于瀘州市黃艤鎮(zhèn)永興村的瀘州老窖現代農業(yè)示范區(qū)的核心區(qū),,此處有1700多畝的“國窖1573”有機高粱種植基地,。放眼望去,快要成熟的紅高粱漫山遍野,。
當地一名村民稱:“若不是來了水災,,這些高粱都已經開始收割了�,!庇浾咦⒁獾�,,位于洼地的高粱基地,修建有專門的排水溝渠,,縱橫交錯,,十分發(fā)達。但位于坡地的高粱出現大面積的倒伏,,即將成熟的高粱穗浸埋在泥土和積水中,。
“這次水災對紅高粱基地的確造成了一定的損失,但不是很嚴重�,!奔t高粱現代農業(yè)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辦公室的一名負責人向本報記者稱,,“這么大的水災,不受影響是不可能的,,最近很多領導都下到各個基地去視察災情了,。”
當記者詢問是否掌握受災情況時,,這名負責人稱“數據還在進一步統(tǒng)計之中”,,同時表示“沒有集團公司的許可,不會對外透露”,。
一份記者從瀘州市農業(yè)局獲得的資料顯示,,“7·23”長江特大洪水造成瀘州市境內的紅高粱5.25萬畝受災,其中成災1.95萬畝,,絕收0.6萬畝。
“洪災對于接近成熟期的高粱影響不大,,但高粱倒伏,,穗子長期浸泡在水中就容易發(fā)芽,這樣損失就大了,,所以我們現在正在預防可能下一輪的強降雨和洪水,,同時也抓緊時機收割已成熟的高粱�,!睘o州老窖紅高粱現代農業(yè)開發(fā)公司辦公室的這名負責人向本報記者如此解釋,。
7月27日,記者向瀘州老窖企業(yè)文化中心負責人詢問相關情況,,他以“不掌握相關情況”為由而沒有正面回應,。”
關于“7·23洪災”,,瀘州老窖在其官方網站上接連發(fā)表三篇文章,,耐人尋味的是只字未提及有機紅高粱基地受災事實,甚至在7月25日還發(fā)布了一篇“高粱紅了”的名家文化采風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