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蓋特納(左一) 新華/法新 |
|
戴蒙德離開了巴克萊銀行,但Libor操縱案并未劃上句號,。新主角現(xiàn)在從英國轉(zhuǎn)向美國,,美國財長蒂莫西·蓋特納被卷入,,今后兩周將到參議院銀行業(yè)委員會和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進行聽證,。
將美國財長拖進此案的是,蓋特納在2008年給英國央行行長金恩的一封電子郵件,�,!�
《華盛頓郵報》較早報道了這份簽署日期為2008年5月27的電子郵件。當時擔任紐約聯(lián)儲總裁的蓋特納向金恩推薦了6種方法用于提高倫敦銀行間拆出利率(Offered Rate)的可信性,,建議英國實施改革以避免Libor的“有意誤報”,。這些建議包括銀行需建立可信的報價程序、增加libor樣本中的美國銀行規(guī)模和比例,、為美國市場添加第二個美元libor定盤價,、指定交易規(guī)模、只對具有象征意義和交易量大的月期libor進行報價,、消除投行謊報libor的動機,。
蓋特納、金恩誰在說實話
在蓋特納被牽入libor操縱案的報道發(fā)布后,,外界的猜想鋪天蓋地而來,。然而這位年輕的美國財長仍在忙著對歐洲債務危機發(fā)表看法,呼吁美國的財政改革,,似乎與該案無關,。報端始終難見他對libor案的只言片語。直到本文截稿前一天,,18日蓋特納在出席金融穩(wěn)定監(jiān)管會議時表示,,他一意識到libor利率定價過程的問題就作出了迅速和恰當?shù)姆磻�,。他說,“我們做了正確和必須作的事,,我們做得對,,做得早。他還表示,,對于libor案應該有更多的事情要做,。對于該案歷時四年才被揭露,蓋特納的回應是:這樣的調(diào)查需要時間,。
他的這番應答冠冕堂皇,,并且和17日美聯(lián)儲主席伯南克根據(jù)美國參議院銀行業(yè)委員會的要求所作的證詞吻合。伯南克表示,,聯(lián)儲在2008年知悉libor被操縱后已經(jīng)竭盡所能,,包括通知英國央行。紐約聯(lián)儲除了給予英國央行備忘錄以外,,還對金融監(jiān)管者表示了對此的擔心,。但是伯南克表示,美聯(lián)儲沒有能力來改變這種情況,。
來自英國央行的證詞則給出了不同的說法,。一天前,英國央行行長金恩表示,,他只是收到了蓋特納的一份建議改革libor的備忘錄,,然而,他沒有收到美聯(lián)儲關于libor所收集到的誤報的證明,。英國央行副總裁塔克在議會的陳詞也稱,,他是最近才發(fā)現(xiàn)有關Libor被“低報”的說法.
不過,巴克萊最新公布的記錄顯示,,英國央行的高官可能授意了利率操縱,。蓋特納有沒有說實話確實有點費思量。
蓋特納作了什么——公眾憤怒和猜想
蓋特納2003年11月17日至2009年1月任職于紐約聯(lián)儲行長,,目前也是聯(lián)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副主席,。出任行長之前,他曾在美國財政部供職達14年之久,,先后服務于克林頓時期的財長魯濱和薩默斯,,1999年接任被提升為財長的薩默斯出任負責國際事務的副部長,薩默斯也因此被認為是蓋特納在政治上的導師,。2009年1月蓋特納成為美國財政部長,。公開資料認為,蓋特納是處理金融危機的專家,此前曾研究過亞洲金融危機,,曾參與制定墨西哥,、印度尼西亞、韓國,、巴西和泰國金融救援計劃,。面對眼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蓋特納是美聯(lián)儲系統(tǒng)內(nèi)最堅定的低利率倡導者之一,。
而這位位居高位的年輕官員現(xiàn)在面對的,,是來自公眾和美國參議員的憤怒和猜想。
“如果2007年紐約聯(lián)儲已發(fā)現(xiàn)libor被操縱,,為何直到2009年底才發(fā)起針對投行操縱libor的調(diào)查,?”據(jù)透露,正是這個疑問,,美國數(shù)位參議員已要求紐約聯(lián)儲提供與巴克萊在2007年8月-2009年11月期間關于libor報價問題的通訊副本,,審核紐約聯(lián)儲為何未能及時阻止libor操縱。
蓋特納對libor操縱案所知為何時何事,?他有沒有失職行為,?為何英國央行行長金恩在作證時對libor案使用了欺詐一詞?除了備忘錄,,蓋特納還做了些什么,?為何沒有司法指控或者阻止,而僅僅是聽之任之,?
蓋特納因此還遭到了其他的不滿,,比如當年救助AIG。指責者們認為,,高盛和AIG都是在紐約聯(lián)儲里能讓蓋特納坐上總裁位置的大公司。紐約聯(lián)儲在libor案中的無為是不是也涉及到了利益沖突呢,?紐約聯(lián)儲董事會中,,有雷曼、花旗,、GE,、摩根大通等。其中,,花旗,、摩根大通和libor有關,摩根大通則正因交易巨虧而受到關注,。
《衛(wèi)報》有一篇文章直指美國大銀行,,文章認為,一些在全球有操控力的大銀行會創(chuàng)造出有自我服務功能的系統(tǒng),從而扭曲并最終損害自由市場,。那么蓋特納是否知道并縱容了美國這些大銀行們有這樣的壟斷所為呢,?
四年揭蓋——歐美利益之爭?
也有報道在為蓋特納的行為做出合理的詮釋,。據(jù)稱,,一家投行人士透露,2007年次貸危機爆發(fā)后,,紐約聯(lián)儲已意識到libor可能被操縱,。2008年4月,紐約聯(lián)儲曾通過一家咨詢機構向巴克萊libor報價員詢問libor報價細節(jié),,但得到的回復是被告知其他投行也在壓低libor,,巴克萊壓低是不想成為“異類”。
“當時紐約聯(lián)儲方面擔心,,libor被人為壓低,,可能讓投行獲得某種衍生品交易優(yōu)勢�,!�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2008年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投行在2008年7-11月一度占據(jù)COMEX黃金期貨凈空頭頭寸的67%。這多數(shù)是黃金衍生品交易頭寸,。CFTC調(diào)查期間,,紐約聯(lián)儲也在思考應對libor被操縱的解決方案。甚至在2008年5月,,蓋特納曾在美國財政部主管的金融市場工作小組(PWG)會議提出libor被操縱問題,。
蓋特納提高libor可靠性建議被“封存”近4年,在上述投行人士眼里,,是因為libor改革建議觸動著歐洲投行的共同利益,。
“部分歐洲大型投行認為這個建議,無法全面客觀反映所有l(wèi)ibor報價狀況,,反而加劇libor被操縱的可能性,。”甚至擔心蓋特納“增加libor樣本的美國銀行規(guī)模和比例”的建議,,會損壞歐洲投行在歐洲美元市場原有的話語權,。
“他們一直需要屬于自己的歐洲美元libor市場融資利率�,!�
蓋特納能否洗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