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目前是國內最大的電磁攪拌設備制造基地,,約占全國80%~90%的份額,,中科電氣與科美達兩家所占份額最大,,規(guī)模最為接近。而當地行業(yè)內人士介紹,,目前岳陽電磁制造行業(yè)價格競爭極為混亂,,一個明顯的分水嶺就是中科電氣上市,而科美達正是價格戰(zhàn)的主要發(fā)起者,。
正在沖刺IPO的湖南科美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科美達”)到底是一家怎樣的企業(yè),?
近日,《第一財經日報》從多個渠道得到一系列有關科美達的材料,,雖然還無法核實這些材料與該公司IPO申報資料之間的關系,,但記者由此能夠得出一幅粗略的拼圖:身世迷霧重重,行業(yè)競爭加劇,,卻有著業(yè)績高成長的“外表”,。
對于市場對該公司所屬行業(yè)競爭加劇的憂慮,本報2月29日見報A14《科美達:難過行業(yè)惡性競爭之“坎”》已進行過報道,。不過,,記者在仔細研讀這幅“拼圖”后,外界的擔憂仍無法消解,,同時帶出新的疑問:整個行業(yè)利潤率大幅下滑,,科美達何以獨善其身?“高成長”又是如何做到的,?此外,,科美達成立以來數次股權上的“騰挪”也令人疑惑。
科美達身世“迷蹤”
上述材料顯示,,廖志強持有科美達3295.5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2.94%,,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科美達的前身為岳陽市科美達電磁機械有限公司(下稱“科美達電磁”),。工商資料顯示,,科美達電磁成立于1997年4月1日,注冊資本238萬元,,由廖志強發(fā)起成立,。2006年,科美達電磁更名為湖南科美達電氣有限公司(下稱“科美達有限”),。
就在科美達電磁成立之時,,曾經的行業(yè)龍頭岳陽起重電磁鐵廠(下稱“岳陽電磁”)正處于破產的當口。有人推測,,作為岳陽電磁的老員工和骨干,,廖志強成立科美達電磁的主要目的就是為承接即將破產的老東家的人員、技術,、市場,、資產作準備,。而知情人士透露,,科美達電磁的“班底”多出自岳陽電磁。
工商資料及記者得到的可相互印證的材料顯示,,科美達的發(fā)展軌跡大致如下:
2000年11月3日,,廖志強聯(lián)合岳陽市化工機械廠(下稱“岳陽化機”)及其他四位自然人任正、項建熙,、袁文見,、曹榮梅,共同出資800萬元成立岳陽科美達機器有限公司(下稱“科美達機器”),。其中廖出資560萬元(貨幣出資137萬元,,實物出資423萬元),占股70%,;岳陽化機以實物出資140萬元,,占股17.5%;任正為第三大股東,,現(xiàn)金出資40萬元,,持股5%;其余三位自然人分別持股2.5%,。
在科美達有限的發(fā)起股東中,,岳陽化機是一家集體所有制企業(yè),成立于1989年8月,,注冊資本1000萬元,。
2004年12月,,科美達機器進行了第一次股權轉讓,廖志強將其持有的全部股份以原始出資額轉讓給袁文見,,袁由此共持有580萬元出資額,,占股72.5%。2005年9月,,岳陽化機以原始出資額將其持有科美達機器的全部股份轉讓給袁文見,。
對于岳陽化機的退出,有岳陽當地行業(yè)人士介紹,,據說是因為岳陽化機要進行改制需要剝離部分資產,。不過,多位行業(yè)內人士提醒記者,,當時岳陽化機的出資全部是實物,,經過近5年后,這部分出資以原價轉讓,,“這部分實物出資是如何評估的,,是否涉及到侵吞集體資產或集體資產的流失?”對于業(yè)界的疑問,,目前還找不到合理的答案,。
2005年7月,袁文見將其持有的科美達機器700萬元出資額以原價轉讓給廖志強,。
據業(yè)內人士分析,,從廖志強進出科美達機器看,此前的退出袁應是替其代持,,后一次轉讓只是股權“歸位”,。廖志強退出科美達機器,一種可能是當時正處岳陽電磁破產資產處置期間,,作為后者曾經的老員工和骨干,,廖若此時直接現(xiàn)身資源、資產的處置多有不便,,于是選擇“隱身”,。
2006年8月,科美達機器與科美達有限合并,,前者注銷,,其凈資產以股東增資形式并入后者。
2010年,,科美達有限開始股改,,先后引進松禾成長、利保豐益,、長沙昱和,、上海子瑞等PE,。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過程中,,公司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項建熙轉讓了其所持全部股份,,其中,2010年10月23日,,項以每一元出資額8.55元的價格向長沙昱和轉讓了135萬元出資額,;2010年10月29日,項以每一元出資額3.55元的價格向杜政芳轉讓了另外15萬元的出資額,。至此,,項徹底退出科美達有限。
令人疑惑的是,,一周的時間內,,同一個股東兩筆股權轉讓的價格為何如此懸殊?杜政芳究竟是何身份,?此番接盤是真實投資,,還是有人代持?
高毛利,、高成長疑云
“老實說,,它的數據讓我大吃一驚�,!�3月1日,,一位接觸過相關材料的人士向記者表示,,科美達的市場規(guī)模,、利潤率等數據都與他對行業(yè)的判斷有極大差距。據他了解,,該公司向證監(jiān)會提交的申報材料可能正是以此為藍本,。
據該人士介紹,科美達的對外介紹稱其方/圓坯電磁攪拌產品2008~2010年的市場占有率分別約為36%,、42%和55%,,這與他此前了解的情況大相徑庭。
記者了解到,,岳陽目前有近40家電磁制造企業(yè),,是國內最大的電磁攪拌設備制造基地,約占全國80%~90%的份額,,其中中科電氣與科美達占有的份額最大,,兩家規(guī)模也最為接近。
另外,,材料顯示科美達板坯電磁攪拌產品占有率為15%左右,,裝機流數為7流,。而據記者了解,目前國內板坯電磁攪拌產品裝機流數約60流,,即使按科美達裝機7流計算,,其占有率也只有11.7%。更為重要的是,,板坯產品中科電氣擁有專利,,實際上其他企業(yè)難以進入。
岳陽當地業(yè)內人士向記者介紹,,板坯等產品,,一般首付都是15%~30%左右,余款則在產品穩(wěn)定運行一年后再支付,。據其介紹,,科美達的7流板坯產品,目前只有日照某企業(yè)一家真正在運行,,其余6流部分已經被其他公司產品替代,。若果真如此,則科美達此類款項要全部收回是要打問號的,。
值得注意的是,,據岳陽市電磁制造行業(yè)商會和當地行業(yè)人士介紹,目前岳陽電磁制造行業(yè)價格競爭極為混亂,,一個明顯的分水嶺就是中科電氣上市之后,,而科美達正是價格戰(zhàn)的主要發(fā)起者�,;鞈�(zhàn)的結果就是產品利潤率急速下降,。
據介紹,根據行業(yè)的一般劃分,,磁力攪拌器(EMS),、起重電磁鐵和磁力選礦器是構成目前國內電磁攪拌設備的三大塊,其中后兩類產品目前整個行業(yè)都“不賺錢”,,屬于微利甚至負利潤,;磁力攪拌器中目前只有板坯產品還保持較高的毛利率,大約在50%以上,;方,、圓坯產品由于競爭激烈,毛利率也在急速下降,,低端產品毛利率普遍不足10%,。行業(yè)競爭加劇的一個重要背景是,連鑄電磁攪拌成套設備(含方、圓,、板坯)全國的需求量大約在2800裝機流數,,目前已基本飽和,由此引發(fā)同行爭相低價爭奪市場,。
不過,,據接觸過上述材料的知情人士介紹,科美達自稱獲得了較高的利潤率,,并保持了較高增速,。
據該人士描述,科美達曾聲稱公司2008~2010年度的凈利潤分別為820萬元,、2390萬元,、4310萬元,由此推算,,2009年,、2010年度凈利潤增幅分別達到了190%和80%�,!斑@太令人震驚了,!”他表示。
實際上,,中科電氣的財報數據也佐證了電磁制造行業(yè)利潤下降的現(xiàn)狀,。2009年中科電氣實現(xiàn)凈利潤4774.78萬元,同比增長17.18%,;2010年實現(xiàn)凈利潤4420.61萬元,,同比減少6.97%。公司稱,,凈利潤下滑主要由于連鑄EMS產品行業(yè)競爭加劇導致產品價格下降,、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該產品毛利率同比下降。中科電氣最新的業(yè)績快報顯示,,2011年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0.41億元,,同比下滑8%;2012年一季度預計實現(xiàn)凈利潤788.89萬~876.54萬元,,同比下降0~10%。
據該知情人士介紹,,行業(yè)內一般認為中科電氣,、科美達兩家規(guī)模接近,但中科電氣盈利能力強于后者,�,!八�(科美達)那么高的利潤和增幅,實在令人吃驚,,要知道利潤率最高的(板坯產品)還是掌握在人家(中科電氣)手里,�,!痹撊耸款H為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