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時間上看,,中和春生的成立時間與入股碩貝德的時間間隔僅一月有余,。而一般情況下,PE與目標企業(yè)接觸到最終投資,,中間涉及入股價格,、入股比例等多項談判,耗時長達數月,,甚至以年計,。而中和春生從成立到入股不過一月有余
2月23日,證監(jiān)會網站一共披露7家擬上市公司的招股說明書,,廣東獨占五席,,惠州碩貝德無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碩貝德”)是其中之一。招股書顯示,,碩貝德的主營業(yè)務為無線通信終端天線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是無線通信終端天線產品。
從行業(yè)來看,,碩貝德的主要競爭對手為信維通信,,后者已于2010年成功登陸創(chuàng)業(yè)板,碩貝德若成功上市,,便成為國內第二家上市的天線生產廠家,。但核心競爭力上的不足,使得碩貝德的盈利能力遠遜于信維通信,。此外,,報告期內,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興通訊”)一直是碩貝德的最大客戶,,但這個最大客戶與碩貝德的關系卻過于“曖昧”,,這也許是其核心競爭力不足下的變通之道,但這種主動權掌握在客戶手中的營銷模式卻難以持久,。
大客戶變身大股東
中和春生向碩貝德增資,,認股價格為3.81元/股。而中和春生的大股東中興通訊,,是碩貝德的第一大客戶
招股書顯示,,2011年1月7日,碩貝德股份股東大會作出決議,,同意中和春生以762.7886萬元向碩貝德增資,,增加注冊資本200萬元,占增資后股本總額的2.8571%,認股價格為3.81元/股,。與之相對應的是,碩貝德2011年實現凈利潤3671萬元,,每股收益達到0.5257元,,以中和春生的認股價計算,,市盈率僅為7.25倍,。投資碩貝德對于中和春生而言,,收益頗為可觀,,碩貝德上市后股價以35倍市盈率計算,中和春生的賬面浮盈就近5倍,。
中和春生為何能在碩貝德上市前夕以低價突擊入股?也許可以從其股東結構看出些許端倪,。招股書顯示,,中和春生全稱為深圳市中和春生壹號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人),,成立于2010年11月18日,,最大股東為中興通訊,,在碩貝德的招股書中,,中興通訊還有另一身份——碩貝德第一大客戶,報告期內(2009年至2011年)對中興通訊的銷售收入占碩貝德同期營收比例最高超過四成,,中興通訊對碩貝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除了特殊的“身世”,中和春生的此番入股還存在諸多蹊蹺之處,。首先,,從時間上看,中和春生的成立時間與入股碩貝德的時間間隔僅一月有余,。而一般情況下,PE與目標企業(yè)接觸到最終投資,,中間涉及入股價格,、入股比例等多項談判,,耗時長達數月,甚至以年計,。而中和春生從成立到入股不過一月有余,,由此不難看出,,中和春生成立時,雙方就已經開始接觸,,中和春生的成立意圖便非常明顯,。
二當家遠遜領頭羊
從信維通信的財報中了解到,2009年至2011年上半年,,其綜合毛利率分別為57.76%、59.59%,、67.53%,,同期碩貝德的綜合毛利率分別僅為35.99%,、37.92%,、37.10%
在目前的A股市場上,與碩貝德主營業(yè)務相似的便是于2010年登陸創(chuàng)業(yè)板的信維通信,,主要產品均為移動終端天線,。雖然產品大部分相同,,但在盈利能力上卻相差巨大,。
記者從信維通信的財報中了解到,,2009年至2011年上半年,,其綜合毛利率分別為57.76%,、59.59%,、67.53%,,同期碩貝德的綜合毛利率分別僅為35.99%,、37.92%,、37.10%,。從數據上看,,碩貝德的毛利率不僅遠低于信維通信,,更嚴重的是,,在信維通信毛利率穩(wěn)步上升的同時,碩貝德的毛利率卻呈現波動下降的趨勢,。
對于以上狀況,,碩貝德試圖從主要客戶、收入結構(出口與內銷)等方面的差別加以解釋,但這種解釋卻太過偏頗,,因為即使處于同行業(yè),,不同企業(yè)的客戶肯定都是有差異的,而且碩貝德與信維通信的相當部分客戶還是重疊的,,如三星電子,、康佳,、長虹等,,這顯然使得客戶差別導致毛利率不同的解釋難以令人信服,;而以收入結構的不同來解釋毛利率的差異似乎也有點牽強,畢竟兩者都是以內銷為主,,出口業(yè)務并非營收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上述的解釋過于浮于表面,。由表及里,,碩貝德的技術實力不濟導致核心競爭力不足、產品附加值低才是造成毛利率差別的主要原因,。
記者從信維通信的招股書中了解到,,僅2009年,,信維通信獲得的技術開發(fā)收入就達到860萬元,扣除相關技術開發(fā)成本后,,此項業(yè)務利潤為701.58萬元,,而碩貝德卻從未取得任何技術開發(fā)收入,。
技術開發(fā)收入的多寡直接反映對應企業(yè)的技術實力,是體現核心競爭力的一個主要方面,,碩貝德在這方面的缺失導致的直接后果便是產品附加值低,,從而導致售價低,,以2010年為例,信維通信的手機主天線的平均價格為2.13元/支,,而碩貝德的價格僅為1.26元/支,,在原材料基本相同的情況下,如此懸殊的價格差異必然導致毛利率的截然不同,。
除了技術上不占優(yōu)勢,,在經營管理上,,碩貝德似乎又落后同行一大截,。首先體現存貨周轉率上,,碩貝德明顯低于信維通信,,報告期內,,碩貝德的存貨周轉率分別為3.41、4.28,、3.98,同期信維通信分別為3.82,、4.39,、4.24,,而在償債能力上,,碩貝德更是全面落后,。
在技術實力,、經營能力、管理水平這些核心競爭力均不占優(yōu)勢的情況下,,碩貝德依靠低價和綁定大客戶利益(直接持股)的銷售模式取得了一定的市場占有率,,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技術創(chuàng)新才是企業(yè)取勝的關鍵所在,碩貝德若在不練好“內功”的條件下倉促上市,,前景難言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