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西部礦產開發(fā)熱,。新華社 發(fā) |
|
近年來,,隨著礦產資源價格高漲,國內礦產資源開發(fā)一片火熱,,也成就了許多開礦暴富的神話,。然而,,這一領域的種種亂象已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督洕鷧⒖紙蟆酚浾哒{查發(fā)現(xiàn),,在青海等我國西部資源大省,礦產資源經濟犯罪已從過去單一的盜采濫挖,,逐漸轉向圍繞探礦權,、采礦權的系列經濟詐騙犯罪,數(shù)量呈不斷上升趨勢,。警方表示,,將針對此類案件展開重點打擊。
一起典型的礦業(yè)投資詐騙案
“回想起來這真像一個吸金的黑洞,,我們那么多人都像迷了心竅一樣把錢往里面扔,。”章某猛吸一口煙,,狠狠將煙頭用腳踩滅,。近半年來,章某一直過著東躲西藏的日子,。他從十幾個老鄉(xiāng)手里集資開礦的200萬元,,被馬某,、劉某夫婦以開礦投資之名一股腦騙走。得知馬某二人被捕后,,他想盡辦法希望討回被騙的錢,,過上正常人的生活,但自己的錢已被馬某等人幾乎揮霍殆盡,。
2011年12月3日,,青海省西寧警方聯(lián)合青海國土、安監(jiān),、工商等部門,,通報偵結了這起代號“黑洞”的以虛假礦產資源轉讓合同為誘餌,涉案金額達885萬元的惡性礦產資源詐騙案,。
西寧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副支隊長劉晶介紹,,四川籍犯罪嫌疑人馬某、犯罪嫌疑人劉某夫妻二人自2010年2月至6月期間,,在實際未取得青海省海西州某大型煤礦探礦權,、采礦權的情況下,偽造相關文書,、資料,,以合伙開礦將獲巨額利潤為誘餌,先后騙取崔某,、章某等17家單位和個人工程保證金,、工程預付款885萬元后逃逸,由于牽涉單位和個人多,,嚴重擾亂了青海礦產資源開發(fā)市場,。
“當時也是從朋友那里聽說馬某手里有礦�,!�2010年3月,,章某在馬某處看到了能為自己帶來千萬收入的探礦權轉讓合同。合同寫明馬某已從海西某大型煤礦探礦權所有人處花費100萬元轉讓到了該煤礦的探礦權,。“有甲乙雙方簽字,,有公司印章,,清清楚楚!”章某至今還不愿相信自己被騙的事實,。
“馬某的作案手段比較巧妙,。”劉晶說,,2010年2月,,馬某與海西州某大型煤礦礦主簽訂了探礦權轉讓協(xié)議,,約定馬某先行支付煤礦礦主100萬元保證金,在開采證件過戶完成后,,再行支付余款,。簽訂協(xié)議時,馬某刻意將再行支付余款的內容寫在了合同第二頁,。隨后,,馬某將合同第二頁撕去后并偽造了其他證明�,!皟H憑合同,,使人看上去認為馬某通過100萬元獲得了煤礦的探礦權�,!眲⒕дf,,隨后馬某在社會上散布消息稱自己拿下了這個大型煤礦,并非法將煤礦按每3,、4個平方公里分為一個承包區(qū),,向外分包發(fā)售。
2010年6月,,馬某東窗事發(fā)后攜款潛逃,,將贓款用于購買寶馬車、房產及個人揮霍,。在接到報案后,,西寧警方成立專案組歷時2個多月將犯罪嫌疑人抓獲,追繳贓款余額127萬多元,。近日,,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馬某犯合同詐騙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全部個人財產。劉某犯合同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12年,,并處沒收全部個人財產。
從盜采濫挖轉向炒作探礦權,、采礦權
據(jù)稱,,目前在煤炭等資源開發(fā)領域,“誰有礦誰就是財神爺,,甚至誰能參與一杠子誰就能發(fā)財,。”這里所說的“有礦”并不一定是真的擁有礦山,而是指擁有礦山的探礦權或采礦權,。
開礦隊伍從農民到施工隊,,再到小型企業(yè),甚至是餐館老板,、理發(fā)店老板,,成分混亂。
青海省國土資源廳執(zhí)法監(jiān)察局局長徐衛(wèi)東說,,在保護正常途徑開采礦產資源以外,,青海省一直致力于打擊非法盜采、亂采濫挖礦產資源等非法行動,。而近年來,,來自公安、國土部門的報告顯示,,礦產開發(fā)領域的經濟犯罪又逐漸轉向依托探礦權,、采礦權,炒作礦產資源的經濟詐騙犯罪,。此類案件中,,不法分子甚至不需要實際開礦,即可詐騙斂財,。警方表示,,圍繞礦產資源開發(fā)的詐騙案件正呈不斷上升趨勢。
《經濟參考報》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自西部大開發(fā)以來,,青海省豐富的礦產資源面臨大面積非法盜采濫挖的危險。2010年,,青海省最主要的焦化煤產地——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和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曝出境內大部分企業(yè)處于無證或證件不齊非法開采煤礦,幾十家小煤礦盜采國有礦產資源每年超300萬噸的消息,。此行為嚴重破壞了周邊草原和青海湖的上游水源地生態(tài)環(huán)境,。隨后,國務院成立專項調查組進行調查,,對兩地煤礦實行大規(guī)模關閉整頓達半年之久,。
徐衛(wèi)東說,近年來青海省關閉了一批非法盜采礦產資源的企業(yè)和私人礦山,,盜采和亂采濫挖現(xiàn)象有所好轉,,但在民間又出現(xiàn)了利用礦產資源探礦權和開采權的詐騙活動。
章某稱,,目前在煤炭等資源開發(fā)領域,“誰有礦誰就是財神爺,,甚至誰能參與一杠子誰就能發(fā)財,�,!闭履乘f的“有礦”并不一定是真的擁有礦山,而是指擁有礦山的探礦權或采礦權,。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根據(jù)我國現(xiàn)行的有關法律,開采礦產資源必須探礦證,、采礦證,、安全生產證等六證齊全。而在民間,,許多有資質的礦產企業(yè)在政府部門通過招拍掛拍得相關證件后,,不以開發(fā)為目的,而是惡意炒作探礦權和采礦權,,或非法分包礦山從中獲利,,形成了礦產資源開發(fā)的吸金“黑洞”。
“開礦隊伍從農民到施工隊,,再到小型企業(yè),,甚至是餐館老板、理發(fā)店老板,,成分混亂,。”徐衛(wèi)東說,,在近年的查處行動中,,國土部門發(fā)現(xiàn),由于經濟利益誘惑巨大,,許多不具備開礦資質的個人和企業(yè)通過分包,、轉包探礦權、采礦權參與到礦產資源開采中,,不但對礦山和周邊環(huán)境造成破壞,,還增大了事故發(fā)生頻率,也為炒作詐騙留下了空間,。
2011年,,河北警方即在河北省偵破一起以青海省某大型煤礦為誘餌,在河北省境內非法融資達數(shù)億元的大型案件,。此案中,,犯罪嫌疑人確實在青海省部分取得了相關煤礦的探礦權和采礦權,但之后,,犯罪嫌疑人不以開發(fā)為目的,,轉而以開采招股投資為名,在民間大量非法融資�,!昂芏嗳讼嘈磐顿Y煤礦包賺不賠,,因此沒有任何正規(guī)合同,犯罪嫌疑人即在民間非法騙取了大量資金,�,!毙煨l(wèi)東說。
警方:礦產資源詐騙案露頭就打
警方表示,,圍繞礦產資源開發(fā)的犯罪案件高發(fā),,與社會上盛行“開礦暴富”的錯誤信條有很大關系。近年來,,我們每年偵破的礦產資源領域的詐騙案件約在十件左右,,對于此類案件露頭就打。
“現(xiàn)在許多人一說到開礦就立馬聯(lián)想到煤老板,、一夜暴富,。”徐衛(wèi)東說,,雖然礦產資源開發(fā)利益誘人,,但礦產資源作為國有財產,屬于全體公民所有,,國家對開采礦產資源有嚴格的限制,,私人開采需要擁有非常嚴格的采礦資質,嚴禁對礦產資源濫挖亂采或私下盜采,。礦產資源開發(fā)需要嚴格的審批手續(xù),,嚴禁私下交易轉讓礦產資源的探礦權和采礦權。此外,,青海省大部分礦產資源屬于國家儲備礦,,加之處于青藏高原特殊的生態(tài)地位,大多數(shù)礦產資源嚴禁任何人以任何形式開采,。
劉晶說,,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人們急于暴富的心態(tài)實行詐騙�,!皬奈覀兤偏@的案件來看,,很多受害人是知道犯罪嫌疑人手續(xù)不全,或者知道私下轉讓礦產資源屬違法行為,�,!眲⒕дf,但是不少人在巨額利潤的誘惑下,,鋌而走險,�,!拔覀冊缭�2010年9月份就抓獲了馬某夫妻二人,并通知了涉案的受害人,。但直到年底,,還有不少人依然往馬某的賬戶上打錢�,!眲⒕дf,這些人依然心存僥幸,,認為能拿礦的人都不是一般人,,幻想自己從馬某手里取得的轉包合同依然能帶給自己巨額利潤。
另一方面,,徐衛(wèi)東說,,國家目前正在加緊出臺新的礦產資源開采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對探礦權和采礦權的發(fā)放將進一步嚴格管理,,對私下轉讓礦產資源的行為將予以嚴厲打擊,。青海還據(jù)此已經成立了國土、安監(jiān),、公安,、工商等十幾個部門參與的礦產資源整治小組,未來兩年內對青海礦產資源開發(fā)市場進行專項整治,。
青海警方則表示,,將針對礦產資源領域新的犯罪動向開展專項打擊行動�,!敖陙�,,我們每年偵破的礦產資源領域的詐騙案件約在十件左右,對于此類案件露頭就打,�,!眲⒕д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