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舍夫斯基說,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讓各國在經濟層面看到了巨大的共同利益,,而巨大的共同利益成為世界的穩(wěn)定器,;曼德爾森說,這十年對世貿組織和中國都產生了巨大影響,,雙方從中獲益匪淺,;拉米說,事實是中國贏了,,其他國家也贏了……
中國在加入WTO之后的10年中,,出口增長4.9倍,進口增長4.7倍,,目前已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接受《經濟參考報》采訪的外國學者、官員及駐華商務代表普遍認為,,加入WTO十年來,,中國經濟高速發(fā)展,不但有力推動國際貿易發(fā)展,、促進全球經濟增長,,也重塑了世界經貿格局。
改變 目不暇接的中國速度
5年前,,華盛頓市中心世界銀行總部對面的一幢辦公樓中,,身份已由貿易代表變?yōu)橥柲蓭熓聞账Y深國際合伙人的巴爾舍夫斯基,就曾在到訪的中國記者面前談到過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產生的巨大變化,。
脖間系著一條絲巾,、身材瘦小的她說,“中國的發(fā)展非�,?�,,非常穩(wěn)固,而且也非�,?沙掷m(xù),。中國顯現(xiàn)了很多重要發(fā)展趨勢,首先一個,,就是中國快速增長的出口,;其次,中國出口結構正向更高附加值產品轉型,,尤其是轉向技術密集型產品,。這對中國經濟增長來說也是一個非常積極的變化。”,。
她還預言,,“中國會積極參與全球經濟管理工作,支持各國間的廣泛合作,,和歐盟,、美國、日本及其他國家一起,,扮演一個具有前瞻和成熟眼光的角色”,。
5年后,巴爾舍夫斯基的預言變成了現(xiàn)實,。
當中國記者近期再次詢問“加入世貿組織后中國發(fā)生了哪些改變”這類問題時,,她卻選擇了另一種解讀方式。喜歡讀史的巴爾舍夫斯基指出,,大量的歷史經驗表明,,一國若能開放本國的經濟,就能比不開放經濟的國家變得更為富裕和穩(wěn)定,;中國入世十年以來,,不僅給自身經濟發(fā)展帶來了巨大變化,提高了中國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地位,,同時也改變了亞洲和很多國家的貿易結構,。她強調說,中國入世使得各國在經濟層面看到了巨大的共同利益,,巨大的共同利益也成為世界的穩(wěn)定器,。
同巴爾舍夫斯基一樣,許多在華的外國官員,、商界人士也對中國加入WTO后的十年變遷感慨頗多,。
韓國駐華大使館公使參贊金榮三在接受專訪時表示,加入WTO后的十年,,中國經濟發(fā)展可以用“騰飛”一詞加以概括,。“加入WTO之前,,中國是‘世界工廠’,,經過這十年,中國可以說是‘世界市場’了”,,金榮三說,,“中國現(xiàn)在騰飛的高度非常高,對世界其他國家的影響也非常大”,。
WTO前總干事邁克·穆爾日前表示,,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中國創(chuàng)造了更多工作與財富,,加快了中國融入世界的進程,這一選擇對全球都有著深遠影響,。
共贏 不可否認的中國貢獻
在談到中美經貿關系時,巴爾舍夫斯基過去曾用過“win-win”(雙贏)一詞,,現(xiàn)在看來,,這個詞用在中國與世貿組織,或者任何一個貿易伙伴身上都可以說恰如其分,。過去10年,,對融入全球經濟的中國而言,收獲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期,,對世界來說,,同樣如此。
世貿組織總干事帕斯卡爾·拉米日前在日內瓦世貿組織總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加入世貿組織給中國帶來大量挑戰(zhàn),,但“通過改革和開放,中國實現(xiàn)了貿易大發(fā)展,,這種發(fā)展給世界貿易流向和貿易模式都帶來了巨大變化,。”
拉米還強調,,很多人只關注中國的出口,,卻沒有意識到中國也是個進口大國。2000年,,中國是世界第七大出口國和第八大進口國,;如今,中國已成長為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中國的進口在過去十年中以年均20%的速度遞增,,這一巨大的變化是不能忽視的”�,!笆蕾Q組織在關稅,、補貼、知識產權,、技術壁壘,、動植物檢驗檢疫等方面都有非常嚴格的標準,總體而言,,中國切實履行了其在世貿組織的義務,。”
拉米說,,他愿意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十年來的表現(xiàn)給出高分,。
歐盟委員會前貿易專員英國人曼德爾森日前也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世貿組織因中國的加入而增強了其全球管理的職能,中國參與多邊貿易談判加強了世貿組織解決爭端的功能,,也提高了世貿組織的日常運營水平,。
世貿組織前總干事穆爾說,中國過去幾十年的發(fā)展是世界歷史上的一個偉大故事,。他說,,在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如此多的人脫離貧困,,新的中產階級正在發(fā)展,。換個角度來看,如果中國沒有加入世貿組織,,如果中國停止消費和購買,,那么這個世界將變得多么危險,多么不穩(wěn)定,、多么不可預測,。
就雙邊經貿關系來說,巴爾舍夫斯基則認為,,加入世貿組織對于中美雙方都是得大于失的一次共贏合作,。對于美方而言,更關注國際通行準則的中國將成為“更可靠”的一個合作伙伴,;對于中方而言,,入世后這個東方大國在提升國際經貿體系中的地位等方面也取得了跨越式進展。她認為,,中美兩個大國在語言,、文化等多個方面存在很大差異,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使得中國同美國以及其他國家開始說同樣的“經濟語言”,,遵守同樣的規(guī)則,,更好地了解對方和解決經貿糾紛;透明化的提高也幫助中國和美國等國家加深彼此間聯(lián)系,,這種紐帶關系在以前是不存在的,。
外國在華機構提供的數據也證明,加入WTO后,,中國對貿易伙伴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奧地利聯(lián)邦商會主席克里斯托夫·萊特爾指出,中國加入WTO時,,中奧兩國的雙邊貿易量達20多億歐元,,至今這一數字已翻了兩番,超過80億歐元,。韓國駐華大使館公使參贊金榮三說,,十來年,,韓國對華投資額也增加到六倍,現(xiàn)代汽車,、三星電子還有浦項制鐵都在中國的一些政策中受益,。此外,從中日美貿易數據看,,中國市場對日本的重要性已經超過美國,,從1999年到2010年,美國占日本出口總量的份額從30%左右降至15%,,幾乎下降一半,而中國2008年取代美國成為日本最大的出口對象,。同期,,中國占日本出口總量的份額從5.6%增至接近20%。
今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特別舉辦了達沃斯中國入世十周年分論壇,。拉米在會上發(fā)言時說:“誰贏了?難道是中國贏了,,其他國家輸了,?難道中國輸了,其他國家贏了,?事實是中國贏了,,其他國家也贏了�,!薄�
未來 世界歡迎中國“走出去”
接受《經濟參考報》采訪的外國學者和官員都以不同口吻描述了各自對中國企業(yè)今后“走出去”的愿景,,他們認為,在中國加入WTO的第二個十年中,,中國將為全球經濟增長做出重要貢獻,,中國企業(yè)也將成為令人期待的投資力量。
關于中英兩國之間的合作,,曼德爾森希望中國增加對英國基礎設施等公共部門的投資,。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樓繼偉近期在英國《金融時報》上撰文表示,愿意投資英國基礎設施領域,,曼德爾森對此表示歡迎,,他說,中國主權財富基金投資英國基礎設施建設,,這一方面能夠緩解英國政府財政緊縮帶來的資金短缺問題,,幫助英國刺激經濟增長、度過經濟困局,,另一方面中國也能獲得較為優(yōu)越和穩(wěn)定的回報,。曼德爾森最后還套用了一句俗話:“這是一件雙贏的事情,。”
華盛頓智庫傳統(tǒng)基金會研究員史劍道則表示,,中美雙方的直接投資將是未來的重要合作領域,。中國在美國的直接投資近年來已經迅速增長,未來還將繼續(xù)大幅增長,。雙方會有沖突和摩擦,,但合作互利將是基調�,!�
奧地利聯(lián)邦商會主席克里斯托夫·萊特爾則向中國企業(yè)伸出了“橄欖枝”,。他說,歐盟擁有超過5億的消費者,,是世界最大的市場,。作為歐盟成員,奧地利提供了全面進入這一肥沃市場的途徑,。奧地利的商業(yè)地理位置對于國際投資者非常有利,,可輕松進入中歐和東歐的成長型市場。對于在歐洲市場尋找立足點的眾多中國公司,,奧地利也會成為其首選,。萊特爾特別提到,西安飛機工業(yè)集團等一些中國大企業(yè)已經意識到了奧地利在營商環(huán)境上展現(xiàn)出來的巨大優(yōu)勢,。
同樣期待中國投資的還有丹麥駐華大使裴德盛,。他告訴記者,丹麥是世界上許多關鍵領域的領導者,,如綠色環(huán)�,?萍肌⒅扑�,、食品安全,、機械、建筑和設計等,,在為中國提供新的增長動力和經濟質量方面,,丹麥將占據重要的伙伴位置�,!拔曳浅4_信,,會有更多的中國企業(yè)在競爭激烈和動態(tài)的丹麥市場找到大量商機以獲取更多的能力和知識�,!迸岬率�,。
金榮三表示,中國對韓投資集中在流通業(yè),、房地產以及一部分制造業(yè),,韓國希望未來中國能夠更多地對韓投資,。據金榮三介紹,在高科技尖端技術領域,,韓國在國稅和地稅方面推出了“5+2”優(yōu)惠,,頭一個五年減免100%,后兩年減免50%,,在房地產投資移民上,,在濟州島和江源道附近也實行了特殊政策。金榮三還表示,,韓國期待中韓之間加快自貿協(xié)定的研究和磋商,,以進一步推動兩國的經貿往來�,!�(王龍云 王婧 閆磊主筆 蔣旭峰 張越男 楊京德參與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