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建公租房 ,,真是把問題解決到我們心坎里了,,這才是真正關心老百姓疾苦,,要不我們一輩子都要住在破房子里,。”位于重慶市主城區(qū)民心佳園的承租戶馮興華如是說,。
馮興華一家的經歷,,是重慶許多中低收入住房困難群體住房夢得以實現(xiàn)的縮影。自去年以來,,重慶市在全國率先大規(guī)模建設公共租賃住房(以下簡稱“公租房”),,目前一些公租房項目已陸續(xù)竣工并投入使用。在此過程中,,重慶市著力搭建土地供給和資金籌措機制與平臺,,強調公開、公平,、公正“陽光分配”,,堅決杜絕利益輸送“黑洞”,確保公租房建設順利推進,。
黨政運籌寄“民生” 中低人群“全覆蓋”
馮興華一家是重慶市第一批入住公租房小區(qū)的住戶,。馮興華告訴記者,她們家共有五口人,,原住在九龍坡區(qū)石坪橋一個面積只有31平方米的破房子里,,過著“蝸居”生活,做夢都想住上寬敞明亮的房子,。但是,,對于一個每月只有3000多元收入的家庭來說,買商品房是不可能的。由于沒有像樣的住所,,原本早該結婚的兒子,,一年年拖著。公租房讓馮興華不再為住房擔憂,。今年2月,,他們家申請了一套兩室一廳81平方米的房子,于3月初參與了公開搖號配租,,幸運地被搖中。
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局長張定宇介紹,,自去年以來,,重慶市在完善住房保障制度過程中,提出了“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場,、高端有約束”住房調控思路,決定以公租房為“抓手”,,構建新的城市住房供應體系,,特別是解決不屬于廉租住房保障對象、又暫時買不起商品房的“夾心層”人群的住房困難問題,。
張定宇說,,在重慶,大約有1/3中等偏下收入群體,,即農民工以及新生代城市居民,、大學畢業(yè)生、新就業(yè)人群等“夾心層”群眾,。這部分人被排除在現(xiàn)有的住房體制之外,,既享受不到廉租房保障,短時期內也買不起商品房,。
根據(jù)重慶市政府規(guī)劃,,自2010年起的三年內,重慶市將開工建設4000萬平方米公租房,,以解決200余萬人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問題,。2010年,重慶市開工建設1350萬平方米公租房,。今年,,重慶市開工建設1300萬平方米的公租房。
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強調,,4000萬平方米不是公租房最終建設規(guī)模,,之后重慶將根據(jù)城市發(fā)展需要和中低收入人群的狀況來建設,總的原則是有多少需求就建多少,做到供求平衡,,供略大于求,。“下工夫做個三五年,,可逐步實現(xiàn)城市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全覆蓋’,。”黃奇帆說,。
土地供給靠“劃撥” “第三財政”扛大旗
清華大學教授崔之元表示,,政府敢于舍棄“土地財政”,采用劃撥方式供給公租房建設用地,,是重慶公租房建設的一大亮點,。同時,重慶市構建了以國有企業(yè)為主體的融資平臺,,重點依賴國有資本發(fā)揮“第三財政”的作用,,為公租房提供財力支撐。
自2002年開始,,重慶市就建立了土地儲備中心,,對土地市場進行宏觀調控。2003年,,又在土地儲備中心的基礎上成立了“重慶地產集團”,,由市政府注冊,建立了政府主導型的土地儲備供應機制,。市政府賦予了重慶地產集團,、重慶城投集團等部分市級國有企業(yè)土地儲備的資格,這樣土地就牢牢地掌握在政府手中,。近幾年,,重慶通過工業(yè)結構調整、老廠搬遷,、院校置換,、舊城拆遷等方法,已經儲備土地30多萬畝,。為保證公租房建設,,重慶市政府僅在主城區(qū)就從儲備土地中拿出3萬畝用于公租房建設用地。
黃奇帆介紹,,重慶市的公租房建設按財政投入和融資貸款3:7的比例,,采取“1+3”的模式籌措資金,充分發(fā)揮國有企業(yè)“第三財政”的作用,,實現(xiàn)公租房建設“不差錢”,�,!�1”是指財政投入約300億元,包括中央專項補助,、本級財政支出,、土地劃撥、稅費減免等補助方式,�,!�3”是除財政投入外的800億元融資貸款,通過社會融資渠道,,如銀行貸款,、社保基金貸款等,。
重慶市積極爭取國家住房公積金貸款試點,,拓寬公租房融資渠道。截至目前,,重慶市已將30億元住房公積金貸款全部發(fā)放到重慶市地產集團和重慶市城投集團建設的4個公租房項目。其中,,重慶市地產集團建設的民心佳園和康莊美地公租房小區(qū)分別貸款8億元和5億元,;重慶市城投集團建設的兩江名居和民安華府公租房小區(qū)分別貸款15億元和2億元。下一步,,重慶市將繼續(xù)爭取國家的支持,,積極申報新的公租房貸款項目,進一步發(fā)揮住房公積金的住房保障作用,。
全國社�,;鹳J款也成為重慶公租房建設資金的重要來源。全國社�,;鹜ㄟ^交銀信托,,并由國家開發(fā)銀行擔保,向重慶市城投集團發(fā)放三年期45億元信托貸款,,支持重慶保障房建設,。這筆貸款將專項用于支持重慶茶園新區(qū)公租房項目的建設,項目總建筑面積約206萬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可提供3.74萬套公租房。
從實際操作來看,,重慶去年開工建設的1300萬平方米公租房,,占建設規(guī)模的33%,投資需達300多億元,,目前已全部落實,。其中,,政府投入達100多億元,市場融資近200億元,。今年計劃開工建設的1350萬平方米公租房,,建設資金也已有著落。
公開,、公平,、公正“陽光分配”
公租房建起來了,如何分配到住房困難人群手中,,而且要做到公開,、公正、公平,,不僅關系千家萬戶“住有所居”夢想的實現(xiàn),,更考驗政府的公信力及社會管理能力。
重慶市公租房管理局局長郭唐勇介紹,,為確保公租房“陽光分配”,,重慶市制定了公租房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對公租房的申請方式,、申請條件,、申請要求、審核配租等方面作了相關規(guī)定,,嚴把審核配租關,。一是加強資格審查,建立了公租房信息網(wǎng)和數(shù)據(jù)信息管理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房管,、公安、社保,、工商等多部門的信息共享,,通過相關數(shù)據(jù)查詢比對,嚴格審查申請人所填寫的住房工作情況及申請資格,。
二是通過“對外公示+社會監(jiān)督”的辦法,,將公租房置于政府管理和民眾監(jiān)督之下,審核合格的申請人在網(wǎng)上公示,,接受實名舉報,。公租房搖號配租過程均實行全程電視直播,邀請市人大代表,、市政協(xié)委員,、申請者代表、承租戶代表,、監(jiān)察和公證人員到現(xiàn)場監(jiān)督,、公證,。搖號配租結果在公租房信息網(wǎng)和媒體上公示,接受社會監(jiān)督,。
重慶自去年開工建設的公租房已陸續(xù)竣工,,部分公租房小區(qū)已進行了搖號配租,申請總數(shù)突破九萬人,,搖號配租55000余套,,惠及中低收入群體超過10萬人。其中一萬多戶約兩萬余人已搬進新居,。
從前兩次組織公租房搖號配租申請人的情況看,,主城區(qū)戶籍的住房困難和無住房家庭占43.3%;大中專畢業(yè)生新就業(yè)人員占15.7%,;進城務工和外地來渝工作人員占41%,。今年,重慶市將有1000萬平方米公租房陸續(xù)投入使用,。
堵住利益輸送“黑洞”
在我國住房保障體系建設中,,一些項目因分配不公、運作不規(guī)范等問題而飽受公眾詬病,。重慶市市長黃奇帆表示,,重慶的公租房不會成為一個利益輸送的“黑洞”,要把獲取暴利的“后門”關上,,“前門”也就沒有人弄虛作假,,灰色交易會大幅度減少,,這無疑考驗政府智慧,。
為防止利益輸送,重慶市在謀劃公租房之初就考慮設計一套科學管理機制,。重慶市明確規(guī)定,,公租房服務的對象主要有三類:一是進城務工的農民工,二是新生代大學生,,三是重慶城市居民住房困難群體,,人均住房面積在14平方米以內。黃奇帆說,,“這三類服務對象特征明確,,不易渾水摸魚,實際操作比較簡單,,符合老百姓利益,。”
為此,,重慶市對公租房住戶的退出機制也進行了周密的制度設計,。根據(jù)重慶市公租房管理暫行辦法,,公租房租住以五年為期限,租住者購買改善住房后,,可以退出公租房,;業(yè)主住滿五年后,可以成本價+銀行利息購買自住,。重慶市特別規(guī)定,,公租房不得進入二手商品房市場進行交易,購買人需要轉讓的,,由政府回購,,回購價格為原銷售價格加同期銀行活期存款利息,不會隨著房價的上漲而上漲,�,!爸灰茏×斯夥可鲜薪灰椎拈l門,就沒有利潤可圖,,就不會發(fā)生利益輸送,。”黃奇帆說,。
此外,,重慶市還設計了懲罰性的強制退出機制。對于提供虛假信息騙取公租房租住,,擅自轉租,、轉售、出借和抵押公租房,,空置房屋或欠交房租6個月以上,,以及違反租賃合同,承租人或購買人所占有的公租房都被強制收回,,其行為將記入個人信用檔案,,五年內不得申請公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