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藝術品拍賣市場表象繁榮,,但背后卻暗影重重:不少拍賣公司從拍品征集,、文物鑒定到圖錄出版、正式拍賣,,存在著虛假鑒定,、虛報成交額,、聯(lián)手做局、洗錢行賄等不法行為,。
拍賣行竟賣印刷品 拍賣法充當護身符
郝驚雷是位收藏家,,書畫收藏20年,具有相當的鑒賞力,。他還曾干過拍賣行,,拍賣槌下的貓膩難逃他的眼睛。然而就是這樣的一位行家,,在去年5月的嘉德春拍上被人蒙騙了一把——三幅書畫作品:《乾隆時期狀元王文治行書手卷一幅》《方士庶滄海秋波圖一幅》《顧文淵,、蔡遠等合作的山水畫冊一冊》。預展時郝驚雷多次審視這三幅拍品,,廳內光線較暗,,看不出有什么毛病。而且那《拍賣圖錄》中還特別注明1994號拍品《方士庶滄海秋波圖》是“真跡無疑”,,于是他最終以20萬元從拍場上拼下這三幅拍品,。 不想拍品到手后,郝驚雷將畫拿到自然光下一看,,懷疑是復印的印刷品,。他立刻要求退拍,但中國的拍賣公司拍品一旦取走,,極少有退拍的可能,,何況中國嘉德國際拍賣公司堅稱這三幅拍品絕非印刷品。 為跟拍賣行較真,,郝驚雷將三幅拍品送文化部文化市場發(fā)展中心藝術品評估委員會申請鑒定,,來自故宮和榮寶齋的三位專家鑒定后,認為其中那幅畫冊一時還說不準,,結論待定,,其余兩幅拍品皆非真跡。他又請精通書畫復印技術的專家予以鑒定,,經高倍顯微鏡檢查,,印刷專家告之:“三幅拍品皆為高仿真印刷品�,!� 郝驚雷一怒之下將大名鼎鼎的中國嘉德國際拍賣公司告上法庭,,不僅要求退拍,而且索賠20萬元,。他表示:你若弄個臨摹的贗品來蒙我,,這事或許也就算了,怪咱眼力不濟,。你拿印刷品坑人,,與藝術毫不沾邊兒,這性質就變了,,我豈能善罷甘休,? 然而,,即使鑒定結果認定三幅拍品就是印刷品,郝驚雷也未必告得倒嘉德拍賣行,。 《拍賣法》第六十一條中有這樣一句話:“拍賣人,、委托人在拍賣前聲明不能保證拍賣標的的真?zhèn)位蛘咂焚|的,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币簿褪钦f,拍賣行及其委托人一般全都聲明不負責標的真?zhèn)魏丸Υ�,,拍品預展在那兒,,是否競拍是你買家自己的事。如此一來,,很多在拍賣場上買了贗品的人,,只能忍氣吞聲,因有這道特殊的法條保護那做過“聲明”的拍賣行和委托人,。 而郝驚雷這回卻抓住了嘉德的一個把柄,。嘉德印制的《拍賣圖錄》里,特別注明了1994號拍品《方士庶滄海秋波圖》是真跡,。郝驚雷說,,這不是詐騙是什么?《拍賣法》保護你,,別忘了還有《刑法》里“以營利為目的,,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的美術作品的,,最高可處七年有期徒刑”的規(guī)定呢,,一旦鑒定出三幅拍品皆為印刷品,此案就不再是簡單的商業(yè)糾紛,,而是涉嫌詐騙的刑事案,,還管你有什么“聲明”不“聲明”!
拍賣行拍賣額繳稅額對不上賬
今年6月,,新華社 “中國網事”欄目播發(fā)《網民發(fā)帖質疑藝術品拍賣“天價”有貓膩
記者調查揭“天價拍賣”重重黑幕》一稿,,引發(fā)網民和社會極大關注。新華社記者在文章中公開質疑拍賣行拍賣額與所交稅款對不上賬,;屢創(chuàng)拍賣“天價”的拍賣行涉嫌偷漏稅和虛報成交額等現象,,文章引起各界關注。 北京保利,、中國嘉德,、北京瀚海和北京匡時是國內四大拍賣公司。來自中拍協(xié)和四家公司官網的數據顯示,,四公司2010年拍賣總成交額分別約為91億元,、75億元,、34億元和26億元,位列當年國內前四名,。 依據四公司官網顯示的拍賣規(guī)則和拍賣公司公開的計算公式,,理論上,保利,、嘉德、瀚海和匡時四大公司2010年傭金收入(主營收入)應分別約為18.2億元,、15億元,、6.8億元和4.7億元。因拍賣業(yè)屬服務行業(yè),,按營業(yè)稅5%計算,,則理論上四公司當年營業(yè)稅應分別約為9100萬元、7500萬元,、3400萬元和2350萬元,。 記者從權威部門獲得的數據顯示,保利,、瀚海2010年已繳營業(yè)稅分別約為2305萬元,、952萬元,僅為理論值的25%,、28%,;嘉德、匡時的《2010年企業(yè)年檢報告》顯示,,其當年“主營收入”分別約為3.4億元,、7500萬元,僅為理論值的23%,、16%,。 曾多次代理拍賣訴訟案件的艾連慶等律師說:“出現這種情況有兩種可能:要么涉嫌偷稅漏稅,要么涉嫌虛報成交額,�,!�
假拍背后隱藏行賄貪污
“無論是送拍贗品還是拍賣后虛報成交額,都說明拍賣市場存在假拍亂象,�,!�
中國文物學會文物鑒定委員會副會長張寧解釋說,“所謂假拍,,包括三種情況:拍假,,即拍賣贗品;拍賣公司刻意抬高評估價以收取高額傭金,;委托方,、拍賣方和買受方聯(lián)手做局制造‘天價’成交額,。”
文化部文化藝術品鑒定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陳興保等官員認為,,假拍的背后,,程度不同地存在欺詐、自我炒作,、洗錢行賄,、貪污等不法行為。
張寧副會長舉例說:“有的行賄者利用拍賣平臺,,鼓動受賄者送拍家中的贗品,,而后與拍賣方和買受人聯(lián)手做局當真品拍得高價,從而把黑錢洗白,、完成行賄,。”
針對拍賣公司假拍等一些不法行為,,中國拍賣行業(yè)協(xié)會會長張延華說,,中拍協(xié)連續(xù)十年通過企業(yè)資質評定工作對拍賣公司的上繳稅款、成交額等業(yè)績情況進行評定,,“但部分企業(yè)以各種理由拒絕參加,,原因之一就是它的業(yè)績真實性經不起檢查”。 除此之外,,某些人還會通過拍賣制造出種種假局,,以達到坑人騙錢的目的。比如有的畫家為維持自己所謂的聲望,,時而到拍賣場上去打假,,在媒體上鬧得沸沸揚揚;時而讓人到拍場上為自己的作品哄抬出一個天價,。其實那天價是有代價的,,不是事后再贈送給人家?guī)追瑯拥淖髌罚褪亲约撼鲥X購買了自己的拍品,。
收藏家郭慶祥講了這樣兩件事:一是某拍賣行曾經一次性拍賣某畫家數百幅書畫作品,,而且拍得火熱,張張賣得都很貴,。郭慶祥指出:賣得好的是精品,,拍賣行把藝術品當作蘿卜白菜似在論堆兒賣,那還能說是精品嗎,?明白人一看就知是畫家在和拍賣行合起伙來演雙簧,,目的是制造那畫家的畫作如何搶手的假象。二是數年前中國的拍賣場上曾經出現過哄抬現代藝術的現象,毫無藝術性的東西卻有人在拍賣場上給它哄抬出天價,。原因就兩個,,不是有人在故意地哄炒自己;就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在那兒挖陷阱,,當年那些東西便宜得像白給,,他們收走了許多,如今借助收藏熱,,想突然再制造出一個所謂的當代藝術收藏熱,,誤導人們哄搶那些所謂的當代藝術品,他們趁亂出貨大賺其錢,。(來源:經濟參考網綜合經濟參考報,、天津日報、青年報,、新華網、投資有道,、國際商報等媒體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