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互聯(lián)網(wǎng)上開始掀起一股風潮,那就是給蘋果出收購的主意。有人說,,蘋果應該收購Facebook,;有人說,蘋果可以收購諾基亞、ARM、雅虎、Twitter…… 這都是因為,,蘋果實在太有錢了。蘋果財報顯示,,截止到2011年6月25日,,其現(xiàn)金及有價證券達到761億美元,而美國財政部截止到7月27日的總運作現(xiàn)金余額為737.7億美元換句話說,,蘋果公司在某種程度上比美國政府還要有錢,。 更令人稱嘆的是,與美國政府因不停借錢而陷入所謂“美債危機”不同,,蘋果公司卻幾近“零負債”,。一位會計師看完蘋果的財務報表后在微博上驚呼:“蘋果完全顛覆了我之前的財務常識。它除經(jīng)營中發(fā)生的應付帳款,、應計費用外一分錢債務都沒有,,而且近幾年都沒有增發(fā)過股票進行融資!它僅憑自己產(chǎn)生的現(xiàn)金流就做到全球上市公司市值第2大的公司,�,!� “零負債”的財報便是蘋果過去多年來謹慎花錢的寫照。蘋果在花錢上的原則可以簡單概括為:守好自己的邊界,,不要輕易去做自己不擅長的事,。 在COO蒂姆·庫克的幫助下,蘋果大膽關閉了旗下所有的工廠,,將所有制造外包,,徹底變成一家輕公司這讓蘋果能夠有效抵御經(jīng)濟周期的影響,而且現(xiàn)金流開始越來越充裕,。 喬布斯大膽砍掉那些缺乏競爭力的項目,,將公司有限的精力集中在幾款核心產(chǎn)品上,這讓蘋果產(chǎn)品重新獲得令人稱贊的用戶口碑,。 蘋果之所以能夠打破微軟和英特爾把持多年的“Wintel”聯(lián)盟,,與它的精準花錢之道關系密切當其它IT公司用現(xiàn)金大肆收購進入其它領域時,蘋果花了10億美元研發(fā)出了A4芯片,,并獨自開發(fā)出了日后橫掃世界的iOS操作系統(tǒng),,并且在觸摸屏等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 即使從純粹的供應鏈角度來看,,蘋果精簡的產(chǎn)品線也十分有利,。舉例而言,iPhone和iPad,、Macbook中許多零部件都可以公用,,蘋果在管理供應鏈時要省力很多,并能夠獲得更優(yōu)惠的采購價格,。 另外,,耐人尋味的是,賬戶上如此闊綽的蘋果一直對并購保持著相對謹慎的態(tài)度,。相比起其它硅谷大佬,,蘋果似乎對并購一直提不起太多興趣來。 蘋果從未收購過大型公司,。蘋果最大的一筆并購是在1997年以4.04億美元收購的NeXT,。近期的收購是芯片公司P.A.Semi(2.78億美元)和手機廣告公司
Quattro
Wireless(2.75億美元)。 在這方面一個最新的反面教材是思科,,由于前幾年保持著平均一個月并購一家企業(yè)的速度,,思科最近陷入消化不良,不得不大幅裁員,。 當一個公司的領導者面對著自己賬目上幾百億美元現(xiàn)金時,,保持清醒的頭腦有多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