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管理局就外匯儲備熱點問答
2010年7月,,我局發(fā)布《外匯管理政策熱點問題》,,促進和便利了社會公眾認識和了解外匯管理,收到了較好的反饋,。近期以來,,媒體、專家學者和社會公眾高度關注外匯儲備相關問題,,并提出許多寶貴意見和建議,,這是我們改進完善工作的重要動力。為更好地促進與社會各界的互動交流,,我們就近期關注度較高的外匯儲備相關問題,,編寫了《外匯儲備熱點問答》,將分三期刊出,,供大家討論參考,。
1、近期,,外匯局公開表示“人民幣升值不會導致外匯儲備損失”,,并從賬面損益等角度進行了解釋。盡管如此,,仍有觀點認為,,人民幣升值使外匯儲備這筆原本到手的財富慢慢蒸發(fā)掉,像正在飛走的“煮熟的鴨子”,。那么,,人民幣升值是否真的導致了外匯儲備乃至社會福利的實際損失?
答:人民幣升值不會直接導致外匯儲備損失,。外匯儲備是外匯資產,,以美元作為記賬貨幣。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變動,,導致了外匯儲備折算成人民幣的賬面價值變動,并不是實際損益,,也不直接影響外匯儲備的對外實際購買力,,而只是用人民幣還是美元作為報告貨幣所導致的賬面差別。只有在將外匯儲備調回并兌換回人民幣的情況下,,才會發(fā)生匯兌方面的實際變化,。目前我國外匯儲備沒有大規(guī)模調回的需要。
我們還可舉個反例,,如果說人民幣升值會導致外匯儲備損失,,那么,人民幣貶值則可以導致外匯儲備獲益,。按此邏輯,,則可以通過讓人民幣不斷貶值來提高外匯儲備收益,,乃至增加社會財富。但事實上,,人民幣貶值不會增加外匯儲備收益,,更不可能增加社會財富。
要從我國發(fā)展改革的全局出發(fā),,全面客觀看待外匯儲備增長的影響,。截至2011年6月底,我國外匯儲備達到31974.91
億美元,。外匯儲備增加對于增強我國對外支付能力,、促進改革開放、提升我國國際地位具有積極意義,,但外匯儲備增長過快和規(guī)模過大,,也給外匯儲備經營管理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為此,,應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按照“擴內需、調結構,、減順差,、促平衡”的思路,加快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在更大程度上發(fā)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促進國際收支趨向基本平衡。
2,、根據美國財政部報告,,中國是美國國債最大持有者。近期,,標普,、穆迪和惠譽等信用評級機構頻頻就美國債務問題發(fā)出警告。在美元貶值乃至未來美國通脹上升的情況下,,持有如此大額的美國國債能否面臨越來越大的風險,?未來是否將減持美國國債?
答:美國國債是美國政府的信用反映,,是美國國內和國際機構投資者的重要投資品種,。外匯儲備持有美國國債是市場投資行為,根據市場狀況動態(tài)調整,,增持或減持都是正常的投資操作,。我們注意到近期標準普爾等評級公司在美國主權債務信用評級問題上所表達的觀點,希望美國政府切實采取負責任的政策措施增強國際金融市場的信心,,尊重和維護投資者利益,。
3,、近期,黃金,、石油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請問,外匯儲備為何不更多投資這類商品和能源資源,?
答: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和石油、鐵礦石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較大,、市場容量相對有限,、交易和收儲成本較高。外匯儲備投資組合中已包含與之相關的投資,。國內另有專門的機構已經在從事大宗商品收儲等相關的工作,,與外匯儲備投資形成互補,共同維護國家整體利益,。另外,,我國居民和企業(yè)對黃金、石油等的消費量非常大,,外匯儲備直接大規(guī)模投資于這些領域,,可能會推升其市場價格,反而不利于我國居民消費和經濟發(fā)展,。
4,、有觀點認為,我國外匯儲備規(guī)模已是如此之大,,僅僅關注外匯儲備安全性是不夠的,,還應著力提高收益,請問有何舉措,?
答:外匯儲備投資主要是金融投資�,,F代金融市場有效性比較強,增加收益往往伴隨著多承擔風險,。此次國際金融危機中,,大量金融機構破產倒閉或被收購,其中不乏業(yè)內佼佼者,,曾經有過輝煌的業(yè)績,但由于不能把握風險和收益的平衡,,一旦市場條件逆轉,,便難以為繼,前車可鑒,。因此,,外匯儲備管理必須強調科學經營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我國外匯儲備的性質決定其要按照安全、流動,、增值的原則進行經營管理,。安全是首要原則。除安全外,,外匯儲備要保持充分的流動性,,不僅要滿足一般對外支付需求,還要有效發(fā)揮保障國家經濟金融穩(wěn)定安全的作用,。在保障總體安全,、流動的前提下,外匯儲備經營應爭取提高投資回報,,以更好地實現外匯儲備保值,、增值的目標。
5,、對于我國如此大規(guī)模的外匯儲備,,應如何更好地推進外匯儲備資產多元化?
答:多元化一直以來是外匯儲備的主要經營原則之一,。更好地推進多元化策略應注意防止幾個誤區(qū),,一是投資產品的表面多元化�,?此撇煌耐顿Y產品,,可能具有非常接近的風險因素,將資金分配到這類投資產品不能達到分散風險的效果,;二是投資行業(yè)和地區(qū)的表面多元化,。如果不考慮不同行業(yè)的關聯性,不考慮地區(qū)之間一體化程度,,投資于不同行業(yè)和地區(qū),,不一定能達到預期的多元化目標;三是以市場和輿論的短期表現為參照決定多元化的實施時機,。有效的多元化是戰(zhàn)略性質的資產擺布,,需要前瞻性地規(guī)劃和實施。追隨市場和輿論的短期表現實現多元化,,往往不夠理性,、不夠專業(yè),容易褪化為追漲殺跌的投機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