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跡象表明,,柳傳志決定逐步將聯想集團的權力移交給跟隨自己征戰(zhàn)了22年的“愛將”楊元慶。 上周五,,聯想集團CEO楊元慶通知香港聯合交易所,,已經從母公司聯想控股購得7.97億股的聯想集團股票,。 楊元慶此次收購耗資約31.48億港元,其持有的聯想集團發(fā)行股份額由此升至約8.7%,,而聯想控股所占股權份額為34.82%,。聯想集團稱,此次交易后,,聯想控股仍為聯想集團的單一最大股東,。 公開信息顯示,楊元慶已經成為聯想集團個人最大股東,。在此次交易之前,,楊元慶擁有約7000萬股聯想集團的股票權益。按照聯想集團17日4.17港元的收盤價,,上述7.97億股價值約33億港元,。聯想控股方面對此并未透露更多的信息。
收購資金來自何處
高達31多億港元的收購資金來自何處呢,? 聯想集團為董事和高管提供了各種薪酬,、分紅以及股票收入,但這些收入顯然并不足以讓楊元慶完成此次收購,。 聯想集團最近五年來財報的公開薪酬信息顯示,,2010財年楊元慶的薪酬包括薪金收入85萬美元、酌情獎金24.6萬美元,、長期激勵獎勵604.5萬美元,、退休金及退休金計劃的雇主供款8.5萬美元、其他福利9.1萬美元,,合計731.7萬美元,,而楊元慶2009年各項收入則為722.9萬美元,兩年收入折合約1億港元,。 通過期權或者股票套現,,楊元慶也獲得了部分現金收益。公開資料顯示,,楊元慶在2010年3月9日,、10日、11日連續(xù)減持571.8萬股聯想集團股票,,套現3082萬港元,。在2009/2010財年,楊元慶曾經獲得聯想集團長期激勵計劃約3300萬股股份,。該部分如果以現金全額支付,,價值亦約1億港元左右。 除了這些公開的收入外,,2006年6月份發(fā)布的聯想集團年報顯示,,楊元慶年度薪酬收入由并購IBM
PC業(yè)務之前的424萬港元,,增加至2175萬港元。 這意味著楊元慶自2004年底收購IBM個人電腦業(yè)務之后六年的各項收入進項應該在3億港元左右,,假設楊元慶自進入聯想集團工作以來,,即使是每年收入均達到其后期年薪約500萬港元的收入,22年來總體收入仍然只有4億港元左右,。 正望咨詢總裁呂伯望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此次楊元慶收購的資金來源可能來自于兩種可能,一種是楊元慶在未完成收購之前,,即將收購的8%聯想集團股份抵押給投資銀行,,從投資銀行處拿到收購貸款�,!巴顿Y銀行也會非常樂于借款給楊元慶這樣的"財富新貴",,通常屬于在公司實施管理層收購(MBO)的做法�,!倍硗庖环N可能則是楊元慶聯系一些投資人,、聚集一些財團,組成合伙人概念,,以楊元慶個人名下的私人投資公司去完成此次收購,。“通常這個私人投資公司的股權結構會是大家按照不同比例持股,,并且將公司內的股權賣給部分不愿透露姓名的私人投資者以換取資金,。”
第二個郭為,?
不過楊元慶的個人收購意味著,,和當年的同門兄弟、現神州數碼(00861.HK)董事局主席郭為一樣,,楊元慶將真正逐步走上獨立掌管聯想集團之路,,并有望提振目前聯想集團多年不振的股價。 柳傳志對于追隨自己多年的部下,,往往會提供“金降落傘”,,并以聯想控股職工持股會和各種退休計劃,為新老員工提供各種收益保障,。隨著今年柳傳志明確提出聯想控股上市計劃之后,,其已經開始逐步將聯想控股旗下的各項業(yè)務向各業(yè)務帶頭人交權。 但是與神州數碼相比,,柳傳志對“我的命”聯想集團顯然傾注了更多的心血,。早在2004年12月8日聯想集團收購IBM個人電腦業(yè)務之際,柳傳志曾經有意交權,,并讓楊元慶出任聯想集團董事會主席,。不過由于外籍CEO及管理層和董事會之間糾紛增多,柳傳志在2009年2月份聯想集團虧損之際,,重新出山,,親任聯想集團董事會主席,換掉時任CEO阿梅里奧,,助楊元慶渡過難關,。到目前為止,“楊柳配”下的聯想集團已經連續(xù)六個季度成為全球個人電腦增長冠軍,,并實現了連續(xù)兩年盈利,。 重新恢復平穩(wěn)狀態(tài)的聯想集團,可能會復制當年神州數碼管理層收購的情境,。 郭為當年與楊元慶并稱聯想“少帥”,,在2001年4月20日聯想分家后,兩人分別擔任神州數碼和聯想集團的CEO兼總裁,。直到2007年8月9日,,聯想集團宣布收購IBM個人電腦部門已度過過渡階段,一向小心謹慎的柳傳志,,才決定讓聯想控股旗下的第二大子公司神州數碼“單飛”,。 通過管理層收購(MBO),時任神州數碼CEO的郭為于2007年8月8日,,與軟銀賽富,、IDG、弘毅投資等3家投資基金,,向神州數碼第一大股東聯想控股和另一股東美國泛大西洋投資集團提出43%股份收購計劃,。其中,聯想控股將29.6%股權出售給軟銀賽富,、弘毅投資和IDG三家基金,,美國泛大西洋投資集團將13.34%股權出售給神州數碼總裁郭為和軟銀賽富投資基金。本次收購每股作價3.5港元,,較公司停牌前每股3.6港元折讓2.78%,,一共涉資13.18億港元。 該收購完成后,,郭為通過其全資擁有的KIL公司,,持股比例由原來的0.10%,變?yōu)殚g接持有神州數碼10.29%股份,,由職業(yè)經理人上升為公司第三大股東,。 2007年12月20日,隨著神州數碼執(zhí)行董事李勤和曾茂朝退休,郭為出任神州數碼董事局主席,,該公司正式進入“郭為時代”,。 去年,郭為控股的KIL以10.5億港元的價格,,向聯想控股海外全資附屬公司南明有限公司購得9.8%的股權,,郭為也由此成為神州數碼的第一大持股股東。時至今日,,聯想控股在神州數碼所持股份已經降為5%左右,。 自宣布MBO以來,神州數碼股價已經由2007年8月8日的3.60港元大幅升至今日的12.80港元,,其間最高升至17.06港元,。而聯想集團最近52周內股價則為3.90至5.72港元,僅比2004年宣布收購IBM個人電腦業(yè)務時上漲一倍左右,。 不過柳傳志對聯想集團的掌控可能會比神州數碼緊密很多,,不僅持股比例仍然很高,此前本報記者曾經向柳傳志咨詢何時從聯想集團退休專注于聯想控股的上市,,他表示:“如果董事會有需要,,我個人非常愿意承擔在管理層和董事會之間進行協調溝通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