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板即將推出的消息使脆弱而敏感的中國股市產生恐慌,,投資者擔心市場難以承受國際板推出后大擴容的重壓。
推出國際板,,反對者有之,,贊成者有之。網民認為,,國際板推出需要把握好時機和節(jié)奏,,同時,在開放的過程中要注意保護中國投資者的根本利益,,控制好市場風險,。
支持者:國際板不可或缺
有網友稱,盡管國際板短期對市場的存量有一定沖擊,,但A股市場的反應似乎過大了,。換句話說,國際板的推出無論是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加快實施,,或是對上海金融中心的國際化地位提升,還是對A股市場而言,,都應該是重大利好,。
搜狐網友“胡宇”認為,國際板的推出有利于培育和建立中國投資者的長遠成熟的投資理念,。只要是優(yōu)秀的上市公司,,只要是尊重和善于長期回報投資者的公司,無論國籍,,其實中國投資者應該是歡迎的,。起碼,中國投資者可以多一些參與國際優(yōu)秀公司的投資機會,,多一些參與分享股東分紅和資本利得收益的機會,。
和訊網網友“甘劍”表示,國際板不應被內地投資者視為洪水猛獸,,同樣不可能像一些外資機構稱贊的那樣“神奇”,。國際板對于中國來說,,只是一種金融創(chuàng)新,是人民幣國際化道路上的一步棋,,是最終全面開放金融資本市場的先行先試,。中國要成為金融強國、上海要成為舉足輕重的國際金融中心,,資本市場就不可能長期封閉,,在內地企業(yè)奔赴香港、紐約,、倫敦市場上市,,在QFII和QDII分別成行之后,引進境外企業(yè)境內上市是不可或缺的章節(jié),。
反對者:先把國內板搞好
有網友認為,,國際板推出必須要有周密的準備,創(chuàng)造必要條件,,把國內板先搞好,,如果倉促行事,不僅會對股市而且也將會對國際板本身帶來不利的影響和沖擊,。
網友“謝百三”通過微博表示,,中國近期推出國際板的最大問題是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不能自由兌換、國內貨幣過多,、國家法人股尚有30%未流通,、A股股價仍是世界最高的之一,這將會讓外資企業(yè)很容易高價圈走幾百億,、幾千億中國百姓的真金白銀,。
“應當立即叫停不倫不類的國際板籌辦�,!毙吕司W友“董少鵬”發(fā)表博客文章稱,,中國股市和中國金融國際化這個命題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國際化的本意并非是把中國市場都同化為外國的市場,。各國在世界化的市場中競爭合作,,是平等的,是自由競爭的,;而不是一國的市場把另一國的企業(yè)奉為上賓加以款待,。中國股市是否到了讓外國大企業(yè)來上市的地步是一個問題,中國股市國際化是另一個問題,。其實外國企業(yè)上市,,就請它到中國證監(jiān)會按照現行政策申報就可;至于外匯進出,也按現行規(guī)定辦理即可,,完全不必設專席款待,。
建議:把握好推出時機和節(jié)奏
有網友稱,國際板推出需要把握好時機和節(jié)奏,,要充分考慮市場的承受能力和國內企業(yè)的融資需求,。不能為了開放而開放,在開放的過程中要注意保護中國投資者的根本利益,,控制好國際化的市場風險,。
署名“石建勛”的博客文章指出,國際板推出需要廣大中小投資者熱情支持和積極參與,。國際板作為新的投資板塊,,需要加強研究宣傳,需要打消廣大投資者的種種疑惑,,需要有一個相對寬松和諧的市場環(huán)境,。目前,廣大投資者對創(chuàng)業(yè)板上演的批量審批,、“三高”發(fā)行上市圈錢,,一級市場超募資金放在銀行睡大覺、二級市場資金匱乏,、少數高管一夜暴富紛紛提前辭職套現,、業(yè)績變臉和跌破發(fā)行價成為常態(tài)、大多數投資者嚴重被套牢的現實心有余悸,,使得投資者對任何擴容性舉措都非常敏感,。
不過,和訊網友“甘劍”稱,,資本市場的開放不會無限期等待時機,,就如國際板,在做好前期必需的技術準備,,在完善金融監(jiān)管措施之下,,并不需要所謂的“共識”。30年前中國打開國門,,人民走上富裕之路,,但改革開放的決心并沒有等待全民共識,。既然潮流不可逆轉,,那么審時度勢之后,就是決斷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