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金融監(jiān)管體系的重大制度變革,,設立“金融國資委”的構想目前終于有了眉目。
“金融國資委的框架方案由財政部來做,,目前已經擬訂完成,,具體的管理細則現在正由國資委制定�,!�5月17日,,接近相關部委、了解此方案的消息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獨家透露,。
該人士稱,,按照方案,新機構擬由國務院直屬,,中央匯金公司將脫離中投公司歸屬“金融國資委”,;同時,財政部金融司也將被歸并進來,。這樣,,以前由中央匯金公司、財政部金融司以及銀監(jiān)會和央行等機構對于金融企業(yè)的管理權限將集中起來統(tǒng)一歸并到金融國資委,。
另外,,“金融國資委”成立之后,,該機構還將整頓地方金融辦及其相關的金融資產,從而建立垂直管理體系,。
作為籌劃單獨組建“金融國資委”的積極推動者,,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李曙光5月19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中一直缺少一個“純粹的干凈的出資人”角色,,而組建“金融國資委”恰恰是最合適的選擇,。
“這個新機構要按照市場化的原則來管理國有資產:一要把國有資產經營好,二要在金融業(yè)發(fā)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比如在金融開放,、金融體制改革、金融企業(yè)的公司治理,、金融業(yè)的標準制定,、高管薪酬等方面起到應有的作用�,!崩钍锕庵赋�,。
匯金脫離中投
由誰來統(tǒng)一管理龐大的國有金融資產,,一直是業(yè)界熱烈討論的話題,,而相關各方的爭奪也在暗中一直上演。
對此,,此前官產學各界探討過三種模式:由匯金公司統(tǒng)一管理,、成立獨立的“金融國資委”以及由財政部金融司行使管理職能等。
“在這三種模式中,,曾一度傾向于由匯金公司統(tǒng)一管理方案,;而成立獨立的‘金融國資委’成本最高,行政色彩濃厚,,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職能可以和公共政策的目標相分開,;由財政部金融司代行職能,成本最小,,但其有行政色彩,,且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職能和財政部本身公共財政職能目標存在沖突�,!鄙鲜鱿⑷耸糠Q,。
事實上,“金融國資委”的成立,,其核心問題是匯金的法律身份和定位問題,。
匯金公司自2003年成立以來,相繼幫助幾家國有銀行完成財務重組,、股改,、上市之路,,與當時剛剛成立的國資委功能相近,匯金公司代表國家依法對國有重點金融企業(yè)行使出資人權利和履行出資人義務,。
2007年9月,,中投公司掛牌。財政部發(fā)行1.55萬億元特別國債從央行購買了2000億美元,。這部分資本金中,,三分之一置換組建中投成立前匯金做的一系列股改注資,三分之一用于注資國開行和農行,,剩余三分之一用于中投的海外投資業(yè)務,。
此后,匯金并入中投,,但是這兩個機構完全不同的定位使得他們的角色完全沖突,。匯金公司此前一直是問題金融機構的拯救者,但此后隨著國有銀行的陸續(xù)上市,,其演變成了國有金融機構的大股東,,代表國家行使國有金融資產的監(jiān)管者角色,從而成為準政策性機構,;而中投是商業(yè)化機構,。從投資方面看,中投主要是外匯儲備的對外投資以實現國有金融資產的保值增值,,而匯金公司主要是對境內金融機構進行投資,,主要兼具一定的金融穩(wěn)定和管理職能。
因此,,業(yè)界早就有聲音建議匯金從中投脫離出來,,這樣才能理順管理鏈條。
更為重要的是,,在目前的管理體制中,,匯金公司的位置也顯得比較尷尬。據了解,,由于對匯金賦權不明,,匯金的出資人職責并不完整。近年來,,財政部金融司在產權登記,、評估管理、保值增值,、薪酬厘定,、股權激勵、重大投資等多方面屢有新規(guī),一方面完善了國有金融資產管理的基礎制度,,另一方面也是以行政手段越過匯金直接履行出資人的諸多職責,。
一位國有大型商業(yè)銀行人士指出,與國資委相比,,匯金只代表國家行使所有權,,在人事權、財權方面并沒有多少話語權,,目前國有大行的人事任免,,一般是先經過董事會選舉通過,最終由上級部門拍板,。
李曙光對于匯金脫離中投公司的方案表示認同,,他認為匯金成立以來在以市場化方式管理經營國有金融資產方面做得相對比較好,積累了一定的經驗,;而把財政部金融司的一些職能劃歸“金融國資委”,,也使其在金融機構基本制度建立、財務管理,、業(yè)績考核,、風險管理等方面實行統(tǒng)一管理。
“財政部金融司完全可以撤并掉,,以專司其公共財政管理職能,。”李曙光說,。
監(jiān)管百萬億金融資產
據上述消息人士透露,,國務院和中央高層對設立“金融國資委”態(tài)度很積極,,想借此根治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長期存在的多頭管理問題,。
國有商業(yè)銀行等金融機構一直處于多頭管理的模式中:匯金、財政部作為國有資產出資人,,派駐董事行使股東權利,;財政部負責有關會計、稅務,、績效考核方面工作,;央行作為國有銀行股改的牽頭單位,還承擔部分監(jiān)管職責,,如反洗錢,、外匯頭寸等;銀監(jiān)會作為銀行監(jiān)管機構,,主要負責業(yè)務監(jiān)管,。
把“模糊”的管理弄清楚,是主張建立“金融國資委”者們的一個重要理由。如果通過設立“金融國資委”,,把現在國資委正在推動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改革”借鑒到金融國資委的實踐中,,我國經營性兩大類的國有資產真實情況就有望厘清,并為國家財政和國有企業(yè)賬本的全公開奠定制度上的基礎,。
而在此次方案設計的新型國有金融資產管理模式下,,各個部門的職能邊界將進一步明確。
據該人士透露,,在財政部制定的整體方案中,,財政部、匯金所持中央級國有金融資產劃撥至“金融國資委”,,央行也將逐步從管理出資人職責及部分金融監(jiān)管職責中退出,,而銀監(jiān)會、保監(jiān)會及證監(jiān)會應當從出資人角色中逐步退出,,集中行使金融監(jiān)管職能,。尤其是,將“三會”的人事權盡快劃撥至“金融國資委”,。
此外,,地方金融國資也一直處于多頭監(jiān)管的狀態(tài),如地方國資委直接代表政府行使出資人權利,,地方金融辦直接行使出資人權利,,由政府控股的企業(yè)行使出資人權利,直接代表政府出資等,。
分析人士認為,,出資人角色不同意味著監(jiān)管標準和監(jiān)管主體的不統(tǒng)一,而各監(jiān)管主體之間也會因此存在角力和利益協調,,這讓地方金融國資監(jiān)管的統(tǒng)一成為難題,。
目前的金融國有資產粗略估計在100萬億元以上,但是國資監(jiān)管體制極其混亂復雜,,權責不清,,管理機構混亂,某些部門對國有金融資產存在吃卡拿要,,不但面臨國有資產流失的風險,,而且還醞釀著比較大的金融風險。
“‘金融國資委’成立以后首先要厘清產權關系,,把金融國資真正管起來,,在保值增值的基礎上,然后退出,,而不是目前國資委搞的國進民退,,而是國退民進,把金融國資賣掉變現,做好社會保障,,做好社會公共基礎設施,,做好社會公共服務等等,所以成立金融國資委,,我認為最終目的是政府要退出一些金融領域,,把市場的都交給市場�,!崩钍锕庹f,。
類國資委 非國資委
早在大型國有銀行六七年前重組上市的時候,業(yè)界已經有了設立“金融國資委”的聲音,。在過去的數年間,,“金融國資委”的構想經歷了幾度封存與重生。
事實上,,“金融國資委”只是即將管理金融國有資產機構的一個暫時的稱呼,,從這個概念出世之初,就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也在業(yè)內各個層面進行了廣泛討論,,對于其設立的必要性、定位以及對中國金融業(yè)發(fā)展的意義等,,贊成和反對的意見可謂針鋒相對,。
匯金公司內部人士回憶說,隨著公司金融版圖的不斷擴大,,以及由于國資委在“管人,、管事、管資產”上成功經驗的示范,,匯金的角色當時逐步在向“金融國資委”靠攏,。所以,當時業(yè)界已有“中央匯金已是類金融國資委”一說,。
2006年上半年,,由財政部牽頭開展了“關于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改革”的調研課題,,并希望建立一個專司國有金融資本管理的機構平臺,,“管人、管事,、管資產”,,將匯金公司及其旗下的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都納入其中。
不過,,消息一出就遭到不少學者的反對,。5月19日,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就持反對意見,“這種做法不可取,�,!彼麑Ρ緢蠓治觯皡R金公司用市場化的方式控股國有銀行是改革的進步,,而如果用‘金融國資委’行使國有銀行出資人的角色,,勢必要重返到政府行政管理的老路上來,這涉及到金融改革方向的問題,�,!�
在2007年國務院召開的一次研討會上,“金融國資委”的構想遭到半數表決人員的反對,,決策層當即決定就此擱置,;而隨后召開的第三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也沒出現“金融國資委”的字樣。此后長達2年之久,,業(yè)界沒有了消息,。
“金融國資委”再次提上探討議程是2010年。為籌謀第四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從去年年初開始,,由20個部委領銜的15個重大金融課題開始調研,其中一項便是關于改進國有金融資產管理的問題,,該項課題由財政部領銜,,由中央組織部、中央編辦,、人民銀行,、銀監(jiān)會、證監(jiān)會,、保監(jiān)會,、中投公司等參與調研。
很多反對的聲音主要是認為“金融國資委”如果還走國資委的老路將使得中國金融市場化改革的步伐受阻,。
一位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金融國資委”一定要吸取國資委的教訓。國資委目前既是出資人,,又是監(jiān)管者,,既是婆婆又是管家,他目前既任命高管,,也進行考核,,還有監(jiān)督指導等等,可謂無所不包,�,!皣Y委成立以后對國有企業(yè)的公司治理結構貢獻乏善可陳,,可笑的是到現在為止,國有企業(yè)還按照行政級別論資排輩,�,!�
李曙光指出,如果要在匯金的底子上成立“金融國資委”,,那么就一定要做到信息透明,,因為金融資產屬于全體國民,金融國資委代表全體國民行使出資人職能,,只有信息透明化,,才能真正做到對全民負責,也才能在有效防范金融風險的同時,,實現全民資產的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