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投資這么多年,沒見過一個公司不知道第一大股東是誰的!”對于海通證券這家目前正積極準備赴港上市的券商股,,有投資人士如此表示。顯然,,在上海上實(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上實集團”)匆忙減持后,海通證券的第一大股東到底是誰地成了A股市場的一個謎,。
第一大股東成謎
5月11日晚間,,海通證券發(fā)布了一個讓不少投資者感到驚訝的公告,稱公司第一大股東上實集團大幅減持了公司股份2.29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783%,。
此公告的披露宛若一石激起千層浪。和多數(shù)上市公司股東減持不同,,上實集團的減持讓其不再擁有海通證券的第一大股東的位置,。然而,《第一財經(jīng)日報》記者仔細查閱該公告發(fā)現(xiàn),,海通證券并未說明此次股權變更之后,,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到底是誰。
資料顯示,,上實集團此前持有海通證券5.56億股,,占其總股本的6.75%,,為其第一大股東,。第二大股東為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持股4.83億股,,占總股本5.87%,;第三大股東為上海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股4.16億股,,占總股本的5.06%,;第四大股東為上海電氣(7.71,0.10,1.31%)(集團)總公司,持股3.92億股,,占其總股本的4.77%,;第五大股份為申能(集團)有限公司,持股3.38億股,,占其總股本的4.11%,;第六大股東為上海久事公司,持股2.43億股,占其總股本的2.95%,。
顯然,,排在上實集團之后的幾個大股東股份比例均相當接近,任何一個股東全盤接手上實集團拋售的2.29億股都可以取而代之成為第一大股東,。
記者昨日晚間致電海通證券董秘金曉斌欲詢問此事,,對方告知不方便接電話。金曉斌通過短消息向記者表示,,下周一海通證券將召開電話會議與機構投資者進行溝通,,屆時記者可以參加了解情況。
上實集團緣何減持,?
與海通證券第一大股東成謎同樣讓投資者感到意外的是,,在公司正在積極籌備赴港上市的前夜,第一大股東為何如此急切地進行拋售,,并決絕地讓出第一大股東的寶座,。
記者致電上實集團,電話一直無人接聽,。而當記者曲線致電上實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上實發(fā)展相關人士了解情況時,,該人士表示,此舉是公司控股股東的行為,,原因不清楚,,但是與上市公司上實發(fā)展無關。
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yè)內(nèi)人士向記者表示,,上實集團減持海通證券的行為完全可以理解,。該人士稱,眾所周知海通證券的經(jīng)營管理權掌握在證監(jiān)系統(tǒng)及上海金融系統(tǒng)之中,,上實集團只是徒有第一大股東的名分,,但是并無實際控制權,卻要額外付出擔當大股東的諸多成本,。
但該人士也表示,,在海通證券積極準備赴港上市的前夕減持讓出大股東位置,則讓人有些匪夷所思,�,!盁o非兩種可能,或許上海金融系統(tǒng)已經(jīng)計劃好誰來接替上實集團擔當海通第一大股東的位置,,又或者是上實集團因為緊縮政策出現(xiàn)財務壓力急需套現(xiàn),。”該人士,,進一步分析稱,,“或者上實集團與海通證券關系出現(xiàn)惡化,。”
赴港上市影響幾何
擺在海通證券面前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這一次的大股東變更是否會影響到其登陸港股市場的計劃,。
資料顯示,在港交所上市的公司必須“在至少最近一個經(jīng)審計財政年度擁有權和控制權大致維持不變”,。毫無疑問這一條款將海通證券的港股之路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陰影,。
對此,有投行人士稱,,港交所條款中的說法是“大致維持不變”,。由于海通證券的股權一直比較分散,而且上實集團減持之后股東變化總體而言并不顯著,,很可能被認定為“大致維持不變”,。
但也有人士認為,不能簡單地將海通證券較為分散的股權認定為可以規(guī)避上述條款的理由,。當前全球范圍內(nèi)的交易所對于上市公司治理要求越來越高,,上市前夜大股東易主依舊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