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使然,,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對“真相”充滿了渴望,。“為什么國企搞不好的時候你們罵我們,,現在國企搞好了你們還是罵呢,?”首任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想不明白,;但公眾更想不明白,作為“共和國長子”的央企,,本應在各方面都充當表率,,但為什么總是和“壟斷”、“腐敗”,、“推高房價”,、“與民爭利”等負面詞匯聯系在一起呢?真相究竟是什么,?正因為契合了這一點,,《央企真相》的書名在瞬間就抓住了人們的眼球,產生了轟動效應,,出版短短幾日,,便悄然登上新華書店經濟類圖書榜首。 在《央企真相》一書中,作者《中國石油報》總編輯,、副社長邱寶林,以他熟悉的石油石化行業(yè)發(fā)展為主脈,,用央企改革過程中大量生動鮮活的故事,,還原“新央企”的真實面目,帶領我們一起思考:央企是什么,?央企為了誰,?央企的未來會怎樣? 歷史有四張面孔:真實的歷史,、記錄的歷史,、傳播的歷史和接受的歷史�,!罢嫦唷薄袄硇浴币膊欢贾挥幸粡埫婵�,,它首要的前提是“誰的真相”“誰的理性”�,?戳恕堆肫笳嫦唷�,,我對“真相”依然是半信半疑,依然認為公眾對央企的“刁難”“苛責”有理,。 比如,,人們對“中國油價比美國油價貴”的質疑,邱寶林在《央企真相》中為我們揭開了“真相”,,是“稅金在作怪”,,因為我國成品油價格中稅收占31
.8%,而美國只有15.7%,,剔除稅收之后的“裸油價”,,中國還是比美國便宜。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有道理,;群眾能夠理解嗎?恐怕很難,。因為群眾才不管作怪的“稅金”,,而只知道2011年2月21日,中國的汽油價格是每升7
.93元 ,,而 美 國 的 價 格 是 每 加 侖3 .189美元(1加侖=3
.785411784升),,合每升汽油不足6.6元,中國每升汽油比美國貴1.5元,。要改變人們對“中國油價比美國油價貴”的認知,,需要的不是告訴人們“稅金作怪”的真相,而是要讓老百姓從兜里掏出的錢確實比美國人掏出的少,否則,,再多的解釋也是徒勞,。 又比如,關于央企分紅的問題,,對高得嚇人的高管薪酬等話題,,我們姑且不表。僅拿股市回報來談談,,在《央企真相》一書中,,邱寶林面對內地投資者“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滿倉中石油”的無奈,,將“真相”歸結為A股的“新股的發(fā)行制度”,。但是,2011年3月23日的《中國證券報》卻告訴我們這樣一個事實,,中國石油在美上市時僅融資29億美元,,但上市頭四年卻累計向境外投資者分紅百億美元以上,而國內投資者卻未獲得同等“待遇”,。不僅中美有別,,而且內地與香港也充滿了差別�,!癆股股東和H股股東承受的發(fā)行價不一樣,,但中石油在A股市場的融資比H股市場要溢價很多,在收益分配中,,同等條件下的H股股東也比國內股東收益要大得多,。”在真實感受面前,,無論《央企真相》的邏輯多么嚴密,,但要說服群眾,難度是比較大的,。 我并不認為《央企真相》是一本嚴肅著作,,它僅僅是一本大眾讀物而已。但是,,我對書的作者邱寶林“關注時代命運,,心懷國家前途”是一點也不質疑的,他論述的一些問題,,也確實值得我們好好思考,,甚至是提高警惕。 央企花了10年的時間,,讓自己從破產,、虧損的處境變成擴張的霸主,。這是一個偉大的轉變,但面對輿論的荊棘,,我們希望央企能夠再來一次華麗的轉身,,不需要真相的闡釋,只需要用一點一滴的實際行動讓人民群眾去切身體驗,。我愿意重復邱寶林在《央企真相》中的期盼:讓我們迎接中國“偉大企業(yè)”時代的到來,,但不應該是一個簡單的“央企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