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理一筆定期存款
,,八年后不但可以返還本金,,還能得到5%的利息回報,,同時獲贈一份保險,。”一家銀行的工作人員對東莞市民徐女士介紹說,,而保險公司卻稱“贈送”的保險,將從存款中扣除保費,。
這不是個案,。據廣東銀監(jiān)局4月28日通報,今年初以來因涉嫌銷售誤導,,銀保理財產品投訴上升,,多家銀行遭到投訴。多位業(yè)內人士表示,,這背后其實是銀行與保險公司結成了利益之局:銀行獲得保險傭金和協議存款,,而保險公司則得到穩(wěn)定的保費收入,并利用獲得的保費投資獲利,。
銀行遭投訴
徐女士從一家銀行的業(yè)務員處得知,,在銀行辦理一筆八年期的存款,就能獲贈一份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保額在10萬元以上,。到期后將按105%的比例返還本金。心動的徐女士回家后向銀行業(yè)務員推薦的保險公司咨詢時,,保險公司卻告訴她,,保險是需要繳費的,購買后將從銀行存款中扣除,。
據廣東銀監(jiān)局相關人士透露,,今年一季度,該局共收到理財產品信訪投訴事項20件,同比有較大幅度上升,�,!巴对V涉及多家銀行,但目前還在調查階段,,具體是哪幾家銀行,,現在還不方便透露�,!边@位人士說,,“國有大型商業(yè)銀行和大多數股份制銀行基本上都存在這種情況�,!�
無獨有偶,,河南省保監(jiān)局4月底通報,今年一季度以來,,該局共接到銷售方面的投訴共29件,,同比增長262.5%,銷售人員銷售誤導行為非常普遍,,而銀保渠道尤為突出,,該局已將所涉投訴定性為欺詐、誤導,。而中老年人,、低收入人群等社會弱勢群體成為誤導的主要對象。而今年3月,,銀監(jiān)會和保監(jiān)會聯合發(fā)文,,要求重點整頓銀保銷售誤導。
據廣東銀監(jiān)局透露,,從投訴內容來看,,問題主要集中在銀行把保險產品當做純粹的理財產品銷售,把保險產品說成是收益更高的定期存款,,以“存定期送保險”引誘客戶,。
一位業(yè)內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在一些沒有設立理財專柜的銀行網點,,一般都會將投連險等不具保底收益的產品放在儲蓄柜臺,,在銷售時避談保險并夸大投資收益率、承諾保證收益,、隱瞞風險和費用扣除,,將長期險講解為短期險或將期繳產品講解為躉交產品,而“存款送保險”,,只要客戶同意簽單后,,賬戶的資金瞬間就會變成保費,。
這位人士還介紹,在沒有理財柜臺的銀行網點,,經常會有保險公司業(yè)務員,。客戶在銀行辦業(yè)務時,,銀行大堂工作人員就將其介紹給保險公司業(yè)務員,。“他們自己不說,,客戶又搞不清楚,,往往糊里糊涂地就買了保險�,!�
“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誤導的形式和花樣簡直層出不窮,幾乎每個投訴說的情況都不一樣,�,!睆V東銀監(jiān)局上述人士表示。
銀保利益局
“銀監(jiān)會90號文出臺后,,保險公司對銀行網點的爭奪更加激烈,。”一位保險業(yè)內人士說,,“銀行現在非常強勢,,我們也是沒辦法�,!�
廣東銀監(jiān)局通報顯示,去年銀監(jiān)會下文取締保險公司業(yè)務員在銀行駐點,,但此種情況仍然存在,。在一些銀行網點,仍有保險公司銷售人員駐點,。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yè)內人士表示,,上述情況更多的是銀行和保險公司共同造成的,而非銀行單方面的原因,,背后隱藏的是銀保兩家利益分成的問題,。“雙方都能從中獲得好處,,否則,,保險公司的銷售人員就不會出現在銀行的網點,只不過銀行更強勢,,有主導權,�,!�
廣發(fā)證券保險研究員曹恒乾分析,銀行雖然自身有吸儲的要求,,但這并不意味著其代賣保險會對其自身利益帶來損失,。與此相反,銀行還可以借此獲得多方面的收益,。一方面,,銀行代賣保險可以獲得保險公司的傭金,另一方面,,銀行與保險公司一般都會約定,,銀保渠道的保費按一定比例存到該行。這樣一來,,銀行既獲得了傭金,,又不影響其正常的存貸款業(yè)務�,!般y保傭金要遠高于貸款息差,,單純的存貸款只能賺息差。對銀行來說是一舉兩得的事,�,!辈芎闱f。
“保險公司必須要走量,,尤其是那些沒有資本紐帶的中小保險公司,,對銀保的依賴非常嚴重,沒有保費收入就揭不開鍋了,,但真正的獲益者還是銀行,。”廣州一家保險公司的一位高管說,。
“銀行強勢不假,,但保險公司的獲益也不小,如果保險公司沒有這個需求,,銀行也不會找上門這么做,。”曹恒乾介紹,,目前保險資金投資比率已經高達30%,,保險公司拿到保費之后,可以進行投資,,雖然要付傭金,,但相對于投資受益,這仍然是非常劃算的,,而且保費也來得容易,�,!氨kU公司獲益也不小�,!辈芎闱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