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市場,,是華為這幾年來的一個心結。尤其當華為在歐洲,、日,、韓等電信核心市場突破之后,,在北美的裹足不前再次讓華為心痛。
在華為的“海國圖志”歷程中,,這個最后的堡壘,,到底要怎么攻下?
華為之意在北美
摩托羅拉與華為的合作始于十年前,。摩托羅拉那時基本放棄核心通信設備的研發(fā),,把重心投入到手機業(yè)務上。在通信設備領域,,摩托選擇了華為作為合作伙伴,。據一份華為與摩托羅拉的合作備忘錄稱,十年間,,摩托羅拉從華為采購了價值約8.78億美元的設備,。
但這個親密無間的合作關系在2010年7月15日戛然而止,這一天,摩托羅拉對外宣布,,其將把大部分網絡設備業(yè)務以12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諾基亞西門子通信公司,。僅一天之后,摩托羅拉修正了兩年前的一項訴訟,,把華為列為第16位竊取商業(yè)機密的訴訟對象,。
此前的2010年1月24日,華為在美國提起訴訟,稱摩托羅拉計劃將一些從華為獲取的技術轉移給諾西,,這一行為是非法的,。華為方面要求法庭阻止此次技術轉移,直到問題得到仲裁,。
2月22日,,美國伊利諾伊州北區(qū)法院就華為起訴摩托羅拉公司和諾西一案正式作出裁決,初步禁止令范圍包括禁止摩托羅拉向諾西轉移華為的保密信息,還要求摩托羅拉聘請獨立第三方進行華為保密信息的安全刪除檢查,,及允許華為對諾西維護摩托羅拉設備的服務記錄進行審計等要求,。
3月9日,中國商務部作出裁定,,初步否決諾基亞西門子通信并購摩托羅拉無線基礎設施資產一案,。
至此,看似華為在此案中已經呈現勝利跡象,。但這仍不是華為想要的,,在北美市場的高歌猛進,才是華為想要的,。
華為的北美情結
如果說華為對摩托羅拉的反訴訟是不得已而為之,,但對北美市場,華為是久攻不下,,越挫越勇,。
的確是有些奇怪,華為在全球市場征戰(zhàn)中,,唯有北美市場一直沒有根本的進展,。在華為公司看來,所謂根本進展,,就是在核心系統(tǒng)設備方面得到北美運營商的認可,,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在手機等終端領域占有一些市場,。任正非更在意的是,,北美大運營商(華為稱之為大T)對華為技術(3G)的認可。而這一點,,華為仍沒有做到,。
這成為華為這幾年來的心結。
在巴塞羅那MWC2011展會期間,,華為CMO余承東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北美市場,華為的重視程度不夠,。在早期受政治因素影響相對較小的時候,,華為沒有抓住寶貴的時間點,,沒有派能力很強的人去拓展市場。后來,,當華為在規(guī)模上變大,,已經引起關注之后,再想進入就比較困難了,�,!�
現在,華為在北美市場的一舉一動都已經被“盯”上了,。
2008年,,華為與貝恩資本曾試圖聯合并購3com,,但卻被CFIUS(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否決,。
2009年,華為與愛立信競購北電的網絡資產,,沒有成功,。2010年5月,華為以200萬美元收購了美國舊金山灣區(qū)技術開發(fā)商3Leaf的專利技術,,但這項交易再次被CFIUS認為會“威脅美國安全”,,華為最終于2011年2月18日撤銷該交易。
在這次摩托羅拉宣布出售資產時,,華為也曾有意參與并購,,但同樣被美國政府認為存在
國家安全問題而拒絕接受申請。換言之,,在北美市場,,只要華為出手,情況不容樂觀,。
獨立投資機構Zacks
2010年下半年發(fā)布報告認為,,通過收購摩托羅拉,諾西將變成美國市場僅次于愛立信和阿爾卡特朗訊的第三大網絡設備供應商,,在這個全球利潤最高的市場獲得遠遠超過華為的豐厚收入,。
過去,華為依賴與摩托羅拉的合作進入北美市場,,摩托羅拉此次把系統(tǒng)設備資產賣給華為的對手諾西,,無疑加劇了華為在北美的劣勢。
于是,,華為更坐不住了,。2月25日,華為美國公司董事長胡厚崑破天荒地親自發(fā)表公開信,,試圖澄清外界對其種種政治背景的“誤解”,,聲稱華為立志于在美國市場進行長遠投資,。
在與摩托羅拉的訴訟中掌握主動,仍不能讓華為在北美面臨的局面有大的改觀,。
如余承東所言,,加速進入美國市場,當下已成華為的重中之重,。但是,,隨著華為等中國制造商的日益做大,華為更面臨著國際市場上某些無形的壓力,,并購狙擊,、知識產權訴訟乃至投資、貿易限制,,都已成為巨頭們遏制華為成長的手段,。這種狀況不只在北美,歐洲,、印度等市場也屢見不鮮,。
“這種狀況是很多中國企業(yè)面臨的困境,只不過在華為身上更明顯,,”一位來自國際政治領域的分析人士說,,“不過,華為自己的反思值得重視,,其實在全球市場,,因為政治、地緣等因素,,北美市場比歐洲更需要盡早突破,,華為有點晚了。這是國內企業(yè)走向全球之際,,需要思考并重視的,。”
據悉,,華為計劃在4月5日高調慶祝進軍北美市場十周年,,試圖通過這次活動展現華為參與美國經濟建設的成果,展現華為在美國的歷史,,以及“繼續(xù)創(chuàng)新,、投資和參與美國經濟建設”的決心。慶�,;顒訉⒃诩永D醽喼菔タ死信e行,,包括新研發(fā)中心的剪彩儀式、午餐會以及承認美國供應商貢獻的成果展示會,。
華為仍在努力,,試圖叩動北美的大門,,但這個門何時才能敞開,不得而知,。
對話華為CMO余承東:把北美錯失的良機找回來
時代周報:與歐洲市場相比,,華為在北美的進展并不順利,你認為,,根本原因是什么,?
余承東:目前,西歐5國,、日,、韓等重要市場,華為都已經突破成功了,,只有北美市場還需要進一步努力,。華為去年終端方面在北美市場發(fā)展良好,但網絡設備領域仍然在尋求突破,。華為在北美市場的發(fā)展遇到一定困難,,核心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受中美關系和政治原因影響,,另一個是華為自己在市場運作方面仍需改進。北美市場這一塊,,我們相信還是有一些產品是無法上升到政治高度的,。例如終端產品,以及一些接入式的產品,。這類產品不存在任何安全問題,,所以我們還是可以銷售的。
時代周報:華為在北美市場有哪些經驗教訓,?
余承東:與北美市場相比,,歐洲市場相對比較開放。當時在歐洲市場,,我的前任徐文偉作了很大的貢獻,,歐洲派了很強的干部。但在北美市場,,華為的重視程度不夠,。在早期受政治因素影響相對較小的時候,華為沒有抓住寶貴的時間點,,沒有派能力很強的人去拓展市場,。如果當時我們抓住了機會,我們現在可能已經成了北美的主要供應商,,很多問題反而好解決了,,后來,,當華為在規(guī)模上變大,已經引起關注之后,,再想進入就比較困難了,。
時代周報:下一步,針對一直未能真正攻下的北美市場,,華為有哪些具體措施,?
余承東:整體來說,因為終端市場規(guī)模還是很大的,,所以光是終端這塊就能形成非常大的規(guī)模效應,。網絡設備方面,我們還會努力爭取,,加強在北美市場的銷售,、服務和公共關系隊伍的建設,完善這方面的能力,,讓公司更透明,。此外,華為進入北美市場,,必將直面北美本地企業(yè)的激烈競爭,,隨著北電倒閉、摩托羅拉無線網絡業(yè)務出售,,北美本土企業(yè)只有思科,、惠普等與華為在企業(yè)網方面進行競爭,而從傳統(tǒng)的CT供應商,,進入到ICT領域,,這也將是華為取得市場和成功的寶貴機會。
時代周報:你提到電信技術變革是華為的機遇,,你認為,,下一步電信市場的機遇在哪里?華為的機遇又在哪里,?
余承東:每一次行業(yè)的轉型,,都是我們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的機會,革命的時代,,對大家都是一個機會,,每一個行業(yè)技術更新換代的時期都是大公司崛起的一個重要時期。電信轉型時,,幫助運營商提高帶寬利用率,,提升運營商的競爭力,這才使得華為在各國都成為當地的主流供應商,。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手機會帶來網絡的進一步擴容,,未來,運營商會進一步擴展帶寬,,華為一方面會抓住運營商網絡改造的機會,,一方面,也會在終端市場繼續(xù)發(fā)力,。目前,,歐洲是華為終端最大的市場,市場占有率達到70%-80%,,數據卡的出貨量非常大,,智能手機銷售上升快速,未來,,華為會鞏固這一優(yōu)勢,。
時代周報:華為的未來增長重點在哪些方面?
余承東:華為公司的目標,,今年是400億美元,,將來要做到800億美元,甚至到1000億美元的公司,,我們就需要在我們的企業(yè)網領域,、消費者終端領域以及服務領域,都要形成大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