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日本核泄漏事故持續(xù)惡化,東京電力公司(東電)國有化傳聞再次泛起。據(jù)日本《讀賣新聞》29日報道,,日本政府正研究將東京電力公司暫時國有化的計劃,,并承擔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事故的賠償。
對此,日本官房長官枝野幸男29日上午緊急“辟謠”,稱沒有考慮將東電國有化。日本首相菅直人的發(fā)言人也表示,,未將東電國有化置于議程之內,政府正與東電商討其負債問題,。
賠付金額將是“天價”
受《讀賣新聞》消息的影響,,東電公司股票29日再次跌停。日本地震發(fā)生以來,,該公司股票已經下跌約75%,。
東京電力公司市場生存前景令人擔憂,因為目前尚不清楚東京電力需要支付多少賠償金,,加之在電站外面的土壤中發(fā)現(xiàn)了微量劇毒的放射性物質“钚”,。
日本首相菅直人29日表示,日本正面臨有史以來的最大危機,,核電站目前的狀況依然難以預測,。這更讓人擔心此次化解核危機的最終賠付金額將是天價,。
東電一位高管表示,賠償“肯定”會超過1200億日元——根據(jù)政府法規(guī),,日本政府為其提供了1200億日元的保險,。
日本的《原子力損害賠償法》規(guī)定,核事故的賠償責任,,由核電站自身承擔,,如果是由地震或海嘯引起的事故,則日本政府將承擔最高1200億日元的賠償責任,,而由“社會動亂”或“異常的巨大災變”引起的事故,,核電站可以免責,由政府承擔一切賠償,。
然而,,這一例外條款,至今一次也沒有適用過,。
東電面臨著高昂的代價包括:需要清理被損毀和污染的核電站,恢復損失的電力供應,,以及賠償受到核泄漏影響的居民和企業(yè),。
清理與關閉核反應堆也將代價高昂,東電預計將動用為未來電廠關閉所預留出的5100億日元準備金,。它將必須掏錢來彌補福島損失的發(fā)電產能,。東電的另一座核電站曾在2007年7月的一場地震中被迫關閉,這迫使該公司不得不購買其它燃料,,從而導致燃料賬單超出預算4200億日元,。
據(jù)日本共同社報道,東京電力公司還面臨15億美元的第三方損失賠償責任,。因為主要是來自核電站周圍19公里疏散區(qū)的民眾,、疏散區(qū)外的農民以及其他災民的索賠。
此外,,東電今年必須贖回價值約為5700億日元的債券,,但法國巴黎銀行駐東京首席信用分析師ManaNakazora估計,在贖回成本之外,,它可能仍要承擔至多3.69萬億日元的額外支出,。
壟斷地位使東電免于破產
不過,由于銀行業(yè)的支持和長期以來的壟斷地位,,東京電力很有可能挺過此次事故造成的損失,。ManaNakazora表示,東電在東京地區(qū)近乎壟斷的業(yè)務,,將會使它免于破產,,因為這塊業(yè)務會帶來可觀的現(xiàn)金流。
在截至去年3月份的財年中,東電從這塊業(yè)務中掙得了9880億日元的現(xiàn)金,;到年末,,凈現(xiàn)金達到了1530億日元,附息債務總計為7.524萬億日元——所以它的凈資產達到了2.516萬億日元,。
三井住友(MitsuiSumitomo)的銀行家們正在償還14年前欠東京電力公司(Tepco)的一筆人情債,。近日,,該銀行牽頭組建了一個財團,,為身處日本核危機中心的東電提供2萬億日元(合247億美元)的緊急貸款。
分析師,、銀行家和政府官員們表示,,由于得到了日本最大幾家銀行和政府的支持,加之自身雄厚的財力,,東電似乎有可能傷痕累累地幸存下來,,但總體上不會傷筋動骨。
國有日本國際協(xié)力銀行(JBIC)能源和自然資源財務部長前田匡史表示:“作為一家提供電力的公司,,東電不存在消亡的可能性,。”前田匡史也是日本內閣一名特別顧問,。
財團成員中的一位銀行家也持相同見解,。“東電不僅不會倒閉,,也不會被允許倒閉,。”上周,,包括三菱東京UFJ銀行(MitsubishiUFJ)和瑞穗(Mizuho)在內的財團,,同意向東電提供至多2萬億日元的緊急貸款。
盡管東電眼下沒有面臨資金問題,,但銀行家們表示,,該公司正考慮建立一只應急專項基金,該基金在很大程度上類似于英國石油(BP)在去年墨西哥灣原油泄露事件后面臨未知債務時所建立的基金,。
有分析指出,,作為上市公司,管理層集體辭職,,甚至企業(yè)破產都不無可能,,但作為全日本最大的電力企業(yè),日本東京都,、關東地區(qū)和山梨縣的電力供應幾乎完全仰賴東電,,這個龐然大物幾乎到了“再爛也不能倒”的地步,,就算重組,其軀殼也依然還會是老樣子,。
政府難逃監(jiān)管之責
此番東電國有化傳聞,,讓在事故處理中飽受詬病的日本政府再次受到質疑。由于政府與大型壟斷企業(yè)之前關系“曖昧”,,使得監(jiān)管效率低下,,為日后的災難埋下了伏筆。盡管東電是不折不扣的私營企業(yè),,但作為性質特殊的產業(yè),,日本政府理應負起安全生產督導、監(jiān)管之責,。
事故發(fā)生迄今,,菅直人內閣及其本人已多次直斥東電之非,甚至“強令破產”的說法也一度傳出,,但這種說辭被許多觀察家視作菅直人內閣推卸自己責任,、尋找替罪羊的政治戲法。
成立于1951年,、前身“東京電燈”在1883年便創(chuàng)立的東電,,是日本關東地區(qū)資歷深厚、勢力可觀的財閥,,和當代日本政治間關系盤根錯節(jié),前執(zhí)政黨自民黨多個派系都和該財團有說不清,、道不明的復雜關系,,而現(xiàn)在執(zhí)政的民主黨,其前首相福田康夫和東電財閥上層間的密切關系,,更是“公開的秘密”,。
據(jù)了解,2003年4月的“第一次東電丑聞”曾經震驚日本朝野,,結果卻以東電領導層集體辭職而草草了結,;在2007年的“第二次東電丑聞”中,經濟產業(yè)省業(yè)已收到東電提交的,、親筆承認安全數(shù)據(jù)篡改的報告書,,但調查、處理仍然一筆帶過,,東電旗下13座安全隱患叢生的核反應堆仍在“帶病堅持工作”,。
據(jù)悉,由于自創(chuàng)辦起便是民營,,日本電力部門的地方性壟斷經營狀況始終不變,,而不像鐵路,、電信等部門,因“國有民營改革”的分拆,,而達到過“去壟斷化”的效果,,因此其官僚主義和低效,在某些方面比老國企有過之而無不及,,而政客和財閥間的復雜利益關系,,又讓應有的督責、監(jiān)管難以發(fā)揮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