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石油價格高漲牽動著世界經濟的神經。無論每年有多大的投資源源不斷涌入石油領域,增產相對于世界總需求而言,,總是顯得力不從心,。撇開石油化工領域對石油的需求不談,僅交通運輸一項,,就會輕而易舉地把新增產量消耗殆盡,。這就是為何原油價格突破140美元一桶后,即便在金融危機這樣最壞的條件下,,也未能跌破55美元水平,。
如今,國際油價再次破百,。嚴峻的石油供需現實當然會為現有經濟結構帶來求變的壓力,,也對人們長久以來習慣的生活方式提出挑戰(zhàn):要么尋找替代品,要么改變現有的生活方式,。無論發(fā)達國家還是發(fā)展中國家,,一場新能源大賽的格局正在形成,電動汽車的競爭尤為火爆,,這不僅因為它作為交通工具,,與人類的生活方式聯系最緊,更因為它競爭的范圍大,、進展神速。
五年前提到電動車,,人們普遍認為那還僅僅是個概念,,大規(guī)模應用還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然而,,短短幾年,,這個領域有了驚人的進展。世界上多數汽車生產商已不僅停留在少數樣車階段,,批量生產正逐步形成規(guī)模,,這樣的發(fā)展速度讓很多專家也不斷地調整著預期。一個不爭的事實已擺在世人面前:電動車這個完全擺脫石油依賴的交通工具,,已悄然來到了我們的身邊,。
不過,電動汽車技術目前還遠未成熟,,在幾個關鍵領域里仍面臨制約,。最核心的是電池技術。電池的關鍵是必須容量大,、體積小,、重量輕。此外,充電時間要短,,運行穩(wěn)定性要高,,還要適應不同溫度和環(huán)境的要求,且多次充放電不衰減,,使用壽命長等,。當然,制造電池的材料要相對充裕,,成本要相對低廉,。
去年,筆者有幸造訪了美國西部一家泰斯拉汽車專賣行,,感到十分吃驚,。泰斯拉電動汽車可不是簡單的普通家用車,而是跑車,!這種電動跑車從零到60英里加速僅用5.6秒,,比現在的寶馬和奔馳起步還快。充滿電一次續(xù)航里程300英里,,全額充電時間6到8小時,,耗電54度,以當前電價計算,,耗資僅6到7美元,,比一箱汽油便宜得多。而且這款車噪音很小,,開過來可謂靜悄悄,。該車采用的是日本三洋的鋰電池,由泰斯拉整裝集成,,電池重量900磅,。一個電池的價格就超過1萬美元。當然,,這樣的跑車不是普通老百姓的交通工具,,其售價大約15萬美元。為了讓電動車走向現實,,泰斯拉也開始生產價格較為低廉的普通小轎車,,試圖與傳統(tǒng)的汽車制造巨頭一決高下。
中國在這場競爭當中也不甘落后,。比亞迪已涉足這個領域多年,,有幾款汽車推向市場,并獲得了巴菲特的投資,。但業(yè)內人士對比亞迪的前景并不十分看好,,主要是其電池技術和整合水平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此外,網絡上傳出由雷天能源集團參與開發(fā)出充電時間僅為30分鐘的鋰電池電動汽車的消息,,如果報道屬實,,該公司應能在這場競爭中搶占先機。
不得不承認,,電動汽車發(fā)展還需克服其他的一些困難,,例如,充電的電力網絡系統(tǒng),、高效電機,、可靠性等等還有待于進一步發(fā)展和提高。然而,,人類尋找能源替代的大趨勢已成定局,,新能源的時代已經開啟,電動汽車正在加速向我們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