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一本反映中國當代最佳私募基金經理投資理念和投資哲學的投資類圖書,。全書以訪談形式介紹這些優(yōu)秀私募基金經理們傳奇的投資生涯,,以及他們經典的成功與失敗案例,闡述他們的投資理念與投資哲學,,聆聽他們對于未來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看法,。 在過去的十幾年間,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也借道信托方式成功實現了陽光化,。目前國內各類私募基金的數額已經達到8000億元人民幣。 私募基金曾經在股市中創(chuàng)造了不少神話,其中也潛伏了無數的莊家和主力,。然而,,由于種種原因,私募基金的經理人卻往往十分神秘,,他們操縱著數億乃至數十億的資金,,但卻深居簡出。 南京大學出版社推出新書《中國最佳私募基金之定價中國》,,首次揭秘中國最優(yōu)秀的15位私募基金人的運作技巧,!
私募基金已經“亮劍” 問:能否介紹一下國內私募基金的發(fā)展歷程,這個行業(yè)從探索到趨于成熟,,走過哪些曲折路程,? 趙迪(本書第一作者,《股市動態(tài)分析》副主編):中國私募基金業(yè)的誕生幾乎都與上個世紀90年代的股票一級半市場有關,。所謂“亂世出英雄”,,當時不論市場的完善程度還是監(jiān)管水平都處于初級階段。因此,,市場存在大量不規(guī)范行為和操縱股價的空間,,于是誕生了一批類似私募基金的群體,開始委托理財和資產管理業(yè)務,。當時,,一些規(guī)模較大的類似私募基金的機構更多的是采取坐莊的手段,俗稱“莊家”,。2001年以后,,隨著4年的漫漫熊市,莊股陸續(xù)崩盤,,早期的私募基金群體遭受了崩潰式的打擊,。經歷過多年熊市的洗禮,價值投資理念開始占據市場主流,。只有堅持價值投資的私募基金,,才在4年的熊市洗禮中生存下來。
問:私募基金對我們的經濟建設作用有多大,?日前有媒體報道,,上海鼓勵私募基金參與國企重組,這對私墓基金來說意味著什么,? 趙迪:私募基金作為國內資本市場中重要的機構投資者,,在促進市場成熟、資源的合理配置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參與上海國企重組,,主要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有助于參與主體多元化,提升治理結構,。
問:據報道說目前國內各類私募基金的數額已經達到8000億元人民幣,。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這個數字? 趙迪:從絕對數字來說,,已經是資本市場中一股重要的力量,。但是,從相對比例來看,,與公募基金相比,,比重仍然偏低,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公募基金“一基獨大”的現象,。因此,,如果想促進證券市場投資理念的多元化,應當大力發(fā)展私募基金,,而不應過分發(fā)展公募基金而忽視私募基金的成長,。
“坐莊”很神秘,也很枯燥 問:私募基金這個行業(yè),,總讓我們感覺非常神秘,影視劇對“莊家”的描述也不少,。出版社對這本書的介紹中說這是一個讓人郁悶的職業(yè),,可是莊家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給我們的印象是充滿風險,、很刺激的,? 趙迪:當前主流私募基金已經很少采用“坐莊”、操縱股價等模式,,而是更多地基于對企業(yè)價值和成長性研究基礎上的組合投資,。從這個角度來說,私募基金經理人需要將大量的時間放在枯燥的研究上,,這和我們平時戲劇化的印象有所不同,。
問:雖然每個人有不同風格,但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私募基金經理人,,應該具備哪些基本素質,? 趙迪:寬廣的投資視野、成熟的投資理念,、豐富的投資經驗,、優(yōu)良的職業(yè)操守。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文化傳承 問:有人說私募基金受到金融危機影響最大,,也有人說金融危機不是“嚴冬”,而是“倒春寒”,您的觀點是什么,?金融危機究竟帶來哪些打擊,,能否為行業(yè)提供一些難得的機會? 趙迪:中國私募基金在這場金融海嘯中所受沖擊并不大,。經過了2008年以來全球金融海嘯的洗禮和考驗,,我們欣喜地發(fā)現,與早期不規(guī)范的私募基金相比,,當前中國主流私募基金群體已經趨于成熟,,并且具備了抵御系統(tǒng)性風險的能力。與海外金融資本相比,,中國本土私募基金可能在資金規(guī)模,、技術條件、團隊配置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但他們表現出寬廣的投資視野,、成熟的投資理念、獨到的投資哲學,、儒雅的投資文化,,已經不遜色于擁有百余年歷史的海外機構投資者。因此,,也贏得了與國際投資人直接對話的舞臺,。 海外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被稱作“站在門口的野蠻人”,虎視眈眈地審視著投資目標,,而目標企業(yè)則被迫使出“毒丸計劃”,,兩敗俱傷;而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則志在“同創(chuàng)偉業(yè)”,,與被投資企業(yè)共同成長,、創(chuàng)造財富。海外對沖基金制造金融衍生品,、放大杠桿,、牟取暴利,但市場稍有“黑天鵝”,,便折戟沉沙,、血本無歸;而中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則深知安全比利潤更重要,、堅信“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看市場潮起潮落,、望天空云卷云舒,。如果說幾年前中國私募基金還處于蟄伏中等待涅槃的狀態(tài),,那么,如今的私募基金已然亮劍,,在更加廣闊的舞臺上指點江山,。
問:經過金融危機的洗禮,步入“后危機時代”,,私墓基金應該怎樣發(fā)展,? 趙迪:充分吸取教訓,不要重蹈覆轍,,一定要做好風險控制,。
問:您剛才說海外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是“站在門口的野蠻人”,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則志在“同創(chuàng)偉業(yè)”,。為什么海外私墓基金會給人這種印象,? 趙迪:這是從一個角度來說的,其實國外也有一些私募投資創(chuàng)業(yè)型企業(yè),,與企業(yè)共同成長,,但更多的并購型基金以爭奪控制權為目的,引發(fā)股權之爭,,因此被稱作“站在門口的野蠻人”,。這和西方的文化相關。在中國,,此類惡意并購類型的基金非常少,,更多的是和“同創(chuàng)偉業(yè)投資公司”一樣的思路,與被投資企業(yè)共同成長,,這是和中國儒家思想的傳承有某種微妙的聯系的,。
問:北京和上海都出臺政策,,批準外商投資的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企業(yè),,這對國內私墓基金是否形成競爭? 趙迪:會帶來競爭,,也會促進行業(yè)發(fā)展,。這個市場很大,短期不會對國內私募股權基金帶來很大影響,,相反有助于國內私募股權基金學習國外經驗,。
對私募基金不能監(jiān)管過細 問:政府對這個行業(yè)的監(jiān)管情況怎樣,相關法律法規(guī)是否完善,?目前看還有哪些不到位的地方,? 趙迪:既然是“私”募,就不能監(jiān)管過細,。目前高層在討論出臺“私募基金法”,,目前還在討論層面�,,F在私募基金最大的問題是魚龍混雜,應當分類監(jiān)管,,而不能因為個別害群之馬的存在把這個行業(yè)一竿子打死,。
問:這個行業(yè)的發(fā)展還需要政府提供哪些服務,或者政策性的空間,? 趙迪:適當扶植本土私募基金的發(fā)展,,給予其和外資以及公募同等的生存空間,不要歧視私募基金的發(f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