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17日發(fā)布公告稱,在2007年至2009年間,,北京等22個城市未按規(guī)定從土地出讓凈收益中按時足額提取廉租住房保障資金,,共計少提取146.23億元。審計發(fā)現(xiàn)共計2億余元廉租住房保障資金被套取挪用,。抽查22個城市的廉租住房保障家庭中,,有1.32萬戶未將租賃補貼按規(guī)定用于改善住房條件,,而是用于家庭其他消費,使租賃補貼變成了“生活補貼”,。
網(wǎng)民說,,近年房價飆升與保障金缺位不無關系,政府出臺調(diào)控房價措施的同時必須及時補上這些漏洞,,包括廉租房在內(nèi)的保障房建設必須確保已出臺政策的落實,。
保障金“缺斤短兩”助推房價
華聲在線的評論文章說,提取廉租房保障金額度不足,,是房價一路高企的推手,。北京、上海等22個城市共計少提取146.23億元,,這讓住房困難者沒有了廉租房的庇護,,無形中增加了市場對商品房的剛性需求,。
署名“醉江南”的博客文章說,,如果認真落實廉租房制度,,廉租房的供應將拉低房價,。據(jù)有關專家估計,,廉租房與房價呈反比關系,,廉租房的供給每增加5%,,就會迫使房價下降3%至4%,。廉租住房保障政策在一些地方執(zhí)行中出現(xiàn)不少偏差,,若如此建設下去,,使我國的房價降下來,估計還要走很長一段路,。
浙江在線刊登署名“譚浩俊”的文章說,,146億元,能夠建設多少廉租房呢,?又能夠滿足多少家庭最基本的住房需要呢,?而這一切,僅僅只是22個城市的數(shù)據(jù),。值得思索的是,,將土地出讓凈收益的10%用于廉租房建設,已是最低要求,。
套取挪用行為助長權力尋租
關于租賃補貼在部分領取保障金的家庭中變身生活補貼,,華聲在線的評論文章說,不規(guī)范發(fā)放廉租房保障金,,將導致權力尋租,、權力腐敗等問題。不規(guī)范發(fā)放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保障金向權力關系戶,、利益關聯(lián)戶傾斜;二是保障金的發(fā)放避開住房問題,,而以資金補貼為主,甚而衍生出了“住房保障金”變“生活補貼”的怪相,。廉租房保障金的暗箱操作,,不僅損害社會公平,還起著加劇貧富差距的副作用,;而發(fā)放的不規(guī)范,,則容易導致侵吞保障金的腐敗現(xiàn)象。
此外,,網(wǎng)民還擔心保障金的“一吃一吐”成為常態(tài),。署名“栗刀”的博客文章說,近些年來,,各地對于廉租房保障金的管理,,處于一種“吃了吐”的狀態(tài)。就算是保障金最后全部回來了,,廉租房建設的外部情況也已經(jīng)改變了,。
栗刀擔心地說,如果最后的結局就定格為吐出來了事,,那么誰也不敢擔保以后不會再有類似的事情發(fā)生,。我們必須要防止的,是挪用廉租房保障金成為常態(tài),。
廉租房制度不能被架空
醉江南說,,廉租房建設之所以滯后,問題不斷,,根源就在于廉租房制度被架空了,。筆者認為,要落實廉租房建設,,必須采取相應的具體措施,,促使地方政府回歸到提供公共服務的本質(zhì)上來,。其一,,改變目前以GDP為標準的單一的干部政績考核機制,將落實廉租房的社會責任也列入政績考核機制中去,。其二,,建立嚴厲的問責機制,對廉租房的落實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對于落實不力的政府官員,嚴加問責,。其三,,改變地方政府在與房地產(chǎn)業(yè)相關的利益中陷得過深的局面,,采取諸如將土地出讓金全部收歸中央,由中央統(tǒng)一分配的措施,。其四,,要求地方政府為中低價位商品房和廉租房的建設,低價提供土地供應,,并在稅收,、貸款等方面給予優(yōu)惠,從利益方面給予開發(fā)商足夠支持,。
新華網(wǎng)署名“舒圣祥”的評論文章說,,唯有真正將口頭問責落實到行動上,保障房建設才能脫離尷尬處境,。在審計署披露問題之后,,相關部門就應該以問責跟進。
譚浩俊說,,對截留挪用廉租房建設資金的行為必須嚴肅處理,,嚴厲問責。一方面,,對所有被截留的資金,,都必須足額歸位,專項用于廉租房建設,;另一方面,,對截留挪用廉租房建設資金的責任人予以問責,給予相應的紀律處分,。同時,,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堅決防止以后再發(fā)生類似問題,。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不僅要加倍歸繳,而且要追究當事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