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報刊亭雖小,,卻是城市不可缺失的風景線,也是政府執(zhí)政水平的體現,。在記者調查中發(fā)現,,作為文化體制改革中不可缺失的渠道,郵政報刊亭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地均受到了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不僅打造出了一座座充滿文化氣息的都市,,也為黨報黨刊的發(fā)行提供了更貼近百姓的平臺,。 據上海市報刊發(fā)行局局長金昂國介紹,上海市的報刊發(fā)行分成四個公司運營,分別負責地鐵,、城市道路,、超市等銷售渠道。市民最常接觸到的街頭巷尾紅白相間的“東方書報亭”屬于上海東方書報刊服務有限公司,,目前在上海共有2000多個書報亭,。 東方書報刊服務有限公司在1999年被列為政府實事項目之一,上海市郵政局占60%股份,,文匯新民集團,、解放日報社、新聞出版局共占其余40%股份,。在報刊亭的選址上,,當時的政府主管部門給予了巨大的支持,書報亭不但不放在角落,,還要全部放在人行道路口,,且不需要付費。在設亭的最初,,上海市文明辦和各區(qū)文明辦還和報刊亭相關方一同勘察踏點,。 如今,上海的東方書報亭清新整潔,,是居民眼里親切的好朋友,,是中外游客眼中的城市風景線。據了解,,上海書報亭已列入市政設施,,和電線桿、消防栓,、崗亭等一樣,,成為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經營報刊亭也成為很多上海的下崗工人的出路之一,,在報刊亭工作不僅有2000元左右的底薪,,還可以根據銷售業(yè)績提取一定獎金。除此之外,,報刊亭業(yè)主還享受很多優(yōu)惠政策,,比如免稅(屬于非正規(guī)就業(yè)不交稅),還享受社會保險金,、醫(yī)保,、退休工資(一切和其他在職人員一樣)。 政策的支持使得守法經營報刊亭有利可圖,,不少報刊亭養(yǎng)活了一家三口,,既為城市增添了景致,,又為下崗工人尋求了再就業(yè)的出路,形成了政府,、市民,、報刊亭經營者三贏的良好局面。相似的良好經營,、成功運作的情況在北京和杭州也屢見不鮮,,報刊亭已經和城市緊密聯合,使報刊讀物已經通過報刊亭變成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但同樣是小小一個報刊亭,,卻在南京遭受了不同的待遇�,!吨袊]政報》近期連續(xù)報道了南京市玄武區(qū)要拆除轄區(qū)內報刊亭一事,,還在最新一期的頭版以顯著位置刊登了一封署名“崔勇”的讀者來信,提出“現代城市的標準是讓居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從這個角度上來講,,拆掉報刊亭,斷掉報刊亭經營者的生路,,掐掉居民的方便,,根本不應該是發(fā)生在‘現代城市’中的事情。城市要有包容性,、有溫情,,更要為居民謀利益。拆報刊亭的行為損害了老百姓的利益,,也就傷害了整個城市,�,!� 盡管隨后南京市政府對玄武區(qū)拆除報刊亭一事已經喊停,,但拆報刊亭在南京并非新聞。早在2007年,,南京市就曾針對報刊亭占道經營,、超范圍經營、亂披亂掛等現象,,對報刊亭進行過兩個月的綜合整治,,拆除了一批主干道的報刊亭。目前,,南京市區(qū)報刊亭總數約為500個,,比最多時減少了近一半。而玄武區(qū)最多時有196個報刊亭,,目前也只剩下90多個,。 一面是經營狀況良好的郵政報刊亭,,在傳播文化的同時承擔著黨報黨刊和百姓見面的重要責任,另一面是拆除報刊亭以贏得所謂的“整潔”的城市形象,,忽略了百姓對文化產品的需求,。城市的執(zhí)政水平,在小小的報刊亭下立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