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不僅愛吃,而且很重視食品安全,。對他們來說,,由于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嚴格控制,食品安全并不是一個特別沉重的話題,。 在日本,,商店的食品都標明品嘗期,面包,、納豆,、牛奶都有食用期限,,而且很短,一般只有幾天,。牛奶除注明要冷藏之外,,還要求打開之后盡快喝完。過品嘗期的食品一律下架,,否則違反食品安全法,,那不是鬧著玩的。其實,,在冷藏的情況下,,這些食品兩個星期都不會壞,主要是日本人對食品安全要求高,,講究食品新鮮,。 牛肉和蔬菜都標明產(chǎn)地,可以通過因特網(wǎng)查出生產(chǎn)牛肉和蔬菜的流程,,如牛肉喂的是什么飼料,,生過什么病,用過什么藥,,蔬菜用的是什么肥料等等。其實,,牛肉是不是病牛肉,,蔬菜有沒有農(nóng)藥殘留,上市前大多是檢查過的,,消費者應該放心,,但這涉及農(nóng)家的信譽,關乎食品安全,,來不得半點馬虎,。 現(xiàn)在,日本的河流和湖泊大多是達標的,,工廠廢水達標之后才允許排放到河里,,每條河里都有魚,筆者在日本多年,,幾乎轉過所有大城市,,沒遇到一條冒著臭氣的河流,水質的安全對保障食品的安全起著重要的作用,。日本從水源抓起,,從土壤抓起,盡量做到河流湖泊水質達標,,出臺土地污染法,,治理被污染的土壤,,保證食品安全,治標又治本,,很值得我們借鑒,。 最令人痛心的是,受經(jīng)濟利益的驅動,,搞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妨礙食品安全,日本也是如此,。在前幾年日本就曾出現(xiàn)以白毛豬肉冒充黑毛豬肉,、用外國牛肉冒充本國牛肉、用外國鰻魚冒充本國鰻魚,、用肉雞冒充當?shù)孛u,、利用過期食品原料制作食品的現(xiàn)象,有些還是著名的企業(yè),,如雪印,、日本火腿等。不過,,日本商家在食品上做手腳,,主要是以次充好,還沒有出現(xiàn)添加有毒物質的現(xiàn)象,。在牛奶中加三聚氫氨,、用地溝油炸油條等,已不屬于不能堅守道德底線的問題,,而是謀財害命的典型犯罪,。 在食品上玩貓膩兒,在日本代價太大,,沒人玩得起,。偶有人為之,輿論譴責,、行政處分,、警察介入,沒完沒了,,定讓你傾家蕩產(chǎn),,起到殺一儆百的效果。特別是多年信譽一下子喪失,,在顧客的心目中很難恢復,,有的只好破產(chǎn),如日本雪印公司,,日本火腿公司雖然大難不死,,但也脫了一層皮,。 總體來看,日本絕大部分商家還是能夠堅守道德底線的,,基本可以做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以質量和信譽在激烈競爭中取勝,日本的食品總體來說是安全的,。前一段時間,,有朋友從國內(nèi)打電話,托筆者為小孩買日本奶粉,。價格貴不說,,寄費也不便宜,就是因為日本奶粉相對于國內(nèi)奶粉來說更讓人信賴,。 中國與日本食品安全距離很大,,筆者以為在以下三個方面到了不下大力氣不行的時候了。一,、中國急需解決商業(yè)道德缺失的問題,,日本企業(yè)之父澀澤榮一提倡一手拿《論語》一手拿算盤,用中國的《論語》解決商業(yè)道德問題,,對我們有很大的啟迪意義,。二、日本食品安全很重視健全體制,,有最高級別的食品安全委員會,,有負責食品檢測的各級農(nóng)林水產(chǎn)行政部門,對不安全食品流入市場要負責任,。三、要制定嚴格的法律,。日本有食品安全法,,對食品安全有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食品安全有法依法,,違法必究,,一查到底,在食品安全問題上就是要動真格兒的,,看誰敢再輕舉妄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