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披“新能源汽車龍頭”美譽的遼寧曙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曙光股份,,股票代碼:600303),可謂是麻煩不斷:在此前尚未走出關聯交易質疑的情況下,,近日卻在信息披露方面大玩“擦邊球”戰(zhàn)術,。 《經濟參考報》記者經過調查核實發(fā)現,曙光股份在相關產品的研發(fā),、對公司股權的質押和解凍以及財務報表口徑計算等很多環(huán)節(jié),,都存在語焉不詳和信息披露方面的瑕疵。
“DD6129HES11”到底是誰開發(fā)出來的
據國內一家權威媒體報道稱:2009年3月末,,工信部專家團審核工作組到黃海公司進行審核,。經專家認定,黃�,?蛙囇芯吭号c北京航天技術研究所聯合開發(fā)的DD6129HES11混聯式混合動力客車各項指標均已達標,,這標志著黃海公司已率先取得中國客車行業(yè)2009年新能源客車政府特殊支持政策的通行證。 信息顯示,,黃�,?蛙囅凳锕夤煞萜煜鹿荆饕a城市公交車,,年銷售客車4000臺左右,,在北方公交車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然而,上述報道所指黃�,?蛙嚨暮献骰锇�(即北京航天技術研究所)究竟是什么公司呢,? 翻遍工信部網站,記者也未能查閱到與“黃海公司取得新能源客車政府特殊支持政策通行證”的相關信息,。隨后,,《經濟參考報》記者聯系上發(fā)布上述報道的媒體記者,這位記者稱:“稿件材料是黃�,?蛙囂峁┑�,,不會有什么出入,具體情況可以向曙光股份求證,�,!� 《經濟參考報》記者隨即在百度進行搜索,未能查到名為“北京航天技術研究所”的公司,。而名稱接近的公司“北京航天村技術研究所”,,則是一家日本理音公司、日本西格瑪公司駐中國總代理,,主要是聲學和振動儀器專業(yè)生產廠家,,其產品與汽車距離較遠。 面對記者提出的疑問,,曙光股份董事會辦公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公司與其它機構聯合開發(fā)的車型很多,,不可能披露這么多細致的信息,。至于DD6129HES11這款車的具體情況,需了解一下情況再說,�,!边@位人士還留下了記者的聯系電話,但至今仍未回應,。 在等待無果的情況下,,《經濟參考報》記者以購車者的名義打通其銷售部門的電話。該部門主管銷售的耿先生表示,,他們廠生產的DD6129HES11混聯式混合動力客車,,為一款領先的節(jié)能環(huán)保產品,在控制技術等方面都有獨家優(yōu)勢,。不過,,這款車應該是公司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航天發(fā)射技術及特種車事業(yè)部合作開發(fā)的。 隨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航天發(fā)射技術及特種車事業(yè)部一位陳姓先生向記者證實,,他們確實向黃海客車提供過電源及控制系統等,不過不是僅僅向黃海一家提供,,黃海只是其中的一家客戶而已,。至于雙方具體合作事宜,這位人士未給《經濟參考報》記者明確解釋,。 另外,,《經濟參考報》記者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查詢曙光股份近年來所有公告時發(fā)現,公司對DD6129HES11混聯式混合動力客車的表述方面非常低調,,僅僅在2009年年報第八節(jié)董事會報告中,,作了如下表述:“公司堅持走自主創(chuàng)新、產學研相結合的發(fā)展道路,,在國家節(jié)能減排產業(yè)政策引導下,,2009年加大新能源產品和技術的開發(fā)研究工作,相繼試制完成超級電容公交車DD6129SCS11樣車及并聯式混合動力客車DD6118HES21樣車,,并進行整車路試試驗,,基本達到初始設計要求,節(jié)油,、環(huán)保效果明顯,。” 在此問題上,,一位多年從事汽車行業(yè)研究的權威人士表示,,黃海客車在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航天發(fā)射技術及特種車事業(yè)部合作開發(fā)新產品,,模糊對方的名字且沒有專門的公告出來,,可能是在信息披露方面打擦邊球,或是出于公司商業(yè)機密的考慮,。
循環(huán)做“股權解凍和質押”用意何在
除了產品方面的疑點之外,,在相關財務處理上,曙光股份的大股東也頻頻施展“小動作”,,尤其對上市公司股權解凍和質押方面屢屢變動,,而質押貸款的用途去向卻不明朗。 2010年5月28日,,曙光股份發(fā)布公告稱:“曙光集團于2009年10月27日質押給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沈陽分行(下稱‘沈陽分行’)的公司限售流通股7900875股和無限售流通股2099125股(共計10000000股),,已于2010年5月26日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辦理了解除質押凍結手續(xù);同時曙光集團又將上述股份質押給沈陽分行,,并已在登記公司辦理了質押登記手續(xù),,質押期限為2010年5月26日至質權人申請解凍為止。截止本公告日,,曙光集團持有公司股份46687500股,,占總股本的21.03%(其中已質押36577500股),。” 就在兩個多月前的2010年3月4日,,公司也曾發(fā)布公告稱:“曙光集團于2009年3月24日質押給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沈陽分行(下稱:中信銀行)的限售流通股9131436股和無限售流通股2426064股(共計11557500股),,已于2010年3月2日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辦理了解除質押凍結手續(xù);曙光集團又將上述股份質押給中信銀行,,并已在登記公司辦理了質押登記手續(xù),,質押期限為2010年3月2日至質權人申請解凍為止。截止本公告日,,曙光集團持有公司股份46687500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1.03%,(其中已質押36577500股),�,!� 根據專家的分析,一般來講,,股權質押就是把公司持有的股權當作質押品,,向銀行申請貸款或為第三方貸款提供擔保。然而,,讓人費解的是,,曙光集團兩次都是先解凍后又質押,且最后總的質押量不變,。而據曙光股份一季報顯示,,公司一季度凈利潤3543.79萬元,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為87461.48萬元,,顯然公司自己不差錢�,!凹热凰J款項不用在上市公司上,,那么大股東質押貸款則應當公布其用途,。而公司在近期公告中卻沒有對此作任何表述�,!边@位專家分析道,。
一季報業(yè)績“更正”讓人匪夷所思
《經濟參考報》記者還注意到,這家上市已有近10年歷史的公司,,到目前為止仍在信息披露的細節(jié)問題上出現低級差錯,,個中用意讓人匪夷所思,。 2010年4月29日,,曙光股份披露了2010年第一季度報告全文和正文,;經事后審核,,發(fā)現公司2010年第一季度報告全文和正文中非經常性損益指標是按照母公司報表口徑計算和披露的,。而按照合并報表口徑對非經常性損益重新計算之后,公司于5月25日公布了“2010年第一季度報告更正公告”,,對2010年第一季度報告全文和正文相關內容作出更正: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13元,,同比增加16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2.11%,,同比增加1.17個百分點。 曙光股份在更正公告中表態(tài)稱:“對上述更正給投資者帶來的不便,,公司董事會深表歉意。今后公司將加強業(yè)務人員的規(guī)則學習和定期報告的審核工作,,提高信息披露的質量,。” 業(yè)內人士對此表示,,曙光股份于4月29日披露的2010年一季報已經被刪除,,更正前后的數據變化無法作出對比,。然而讓人不解的是,,僅為保持口徑一致而把部分母公司報表口徑數據改為合并報表口徑數據,為什么沒在先前的2009年年報中發(fā)現并解決這一問題呢,? 北京一家知名券商研究所的汽車行業(yè)研究員向《經濟參考報》記者坦言:“在職業(yè)會計嚴密把關的情況下,,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上出現這種‘小兒科’式低級錯誤的可能性極小,。惟一的解釋就是,,公司有利用相關業(yè)績數據作籌碼,來配合神秘資金操縱股價的嫌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