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越南邊民在憑祥市浦寨邊貿區(qū)互市鮮梨,。本報記者 張愛林/攝 |
目前,,在中國市場上見到來自東盟的水果已經不再稀罕了,。隨著合作進程的加快,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將在2010年1月全面建成,。事實上,,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qū)早期收獲計劃的實施,,中國和東盟的水果貿易已基本實現零關稅,,中國與東盟間的水果貿易也從最初邊民肩挑式的“小打小鬧”,,升級為繁忙的“車來車往”,。 在水果貿易帶來互惠互補的同時,人們也開始擔心:由于自貿區(qū)的貿易自由化和市場開放,,來自東盟的大量水果極可能影響和沖擊國內水果產業(yè),,國內水果產業(yè)亟待作出相應調整,。
東盟水果水陸并進登陸中國
天剛放亮,,位于南寧市西鄉(xiāng)塘區(qū)的五里亭蔬菜批發(fā)市場里,,人流,、車流不斷,,很是熱鬧,。琳瑯滿目的各色水果都被商家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標牌上“泰國”“越南”等字眼特別醒目,。 “泰國進口水果啊,,質量好,,價錢便宜�,!迸l(fā)商王強站在店鋪門前招呼來往的顧客,。在他的攤位上,標明為產自泰國的山竹和榴蓮特別吸引人的眼球,。“以前這里賣的全部是國內水果,,這幾年越南,、泰國水果越來越多,一些品種國內沒有,,像山竹,榴蓮等,�,!� 王強告訴記者,,最開始五里亭的東盟國家產的水果九成以上是從廣東轉運過來,但現在,,從泰國經越南,、廣西憑祥再到南寧這條陸路已經十分暢通,,如今五里亭銷售的東盟水果有八成以上來自于這條渠道,。“不耽誤的話全程在兩三天之內,,更容易保鮮,運輸也更方便,。” 五里亭蔬菜水果批發(fā)市場是廣西及南寧市“菜籃子工程”的重點工程,,也是農業(yè)部全國“定點市場”之一,,多年來一直是廣西最大的農產品批發(fā)市場�,,F在市場中兼營東盟水果批發(fā)生意的門店正在增多。市場總經理李樹關透露,,來自東盟國家的水果已經在五里亭小有地位,,來源渠道以中越邊境陸上通道為主,,也有部分通過廣西沿海港口或廣東運來。 日趨紅火的進口水果交易,,得益于中國與東盟建設自由貿易區(qū)進程的快速推進,。2002年11月簽署《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決定共同建設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之后,,中國與東盟率先啟動了“早期收獲”計劃,500多種產品納入關稅減免對象,,稅率一次性降低至0%至5%,,其進程之快出乎人們意料,。 從2003年10月1日,,中泰兩國蔬菜和水果率先實現零關稅,到2006年1月,,中國-東盟早期收獲協議下的產品已全部實現了零關稅。中國-東盟自貿區(qū)將如期在2010年全面建成,,從2010年1月1日起,,雙方約有7000種產品將享受零關稅待遇,,更大范圍內的貨物貿易自由化即將成為現實,。 廣西社科院農村經濟發(fā)展研究所楊亞非認為,,中國與東盟雙方共同推動貿易自由化和市場開放,,特別是水果進出口關稅的減免,,大大刺激了水果貿易,,特別是來自越南,、泰國等國家的進口水果更是受益匪潛,,同時也豐富了中國的市場。
水果貿易帶來互補互惠
實際上,,在大量來自東盟國家的熱帶水果走俏中國市場之際,,國內一些特色水果也逐漸在東南亞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記者從南寧海關了解到,,2009年1至5月,,我國經廣西口岸出口東盟水果25.9萬噸,貨值7983萬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分別增長37.8%和44.4%,,分別占同期我國對東盟出口水果量,、值的34
.3%和19 .7%,出口量穩(wěn)居全國首位,,出口貨值位列全國第三位,。 據海關統(tǒng)計,,2008年廣西憑祥口岸對東盟水果進出口量達到83
.68萬噸,,貨值2.68億美元,進出口量占全國對東盟水果進出口量的28.9%,,已成為我國對東盟水果進出口的最大口岸,。今年前5個月廣西口岸共對東盟出口柑橘14.4萬噸,占出口總量的56%,,貿易伙伴高度集中在越南,。此外還有1
.4噸龍眼干出口至馬來西亞。 “與東盟國家氣候互補,,降低邊貿稅費,,口岸功能日漸完善,,高速路網發(fā)達等有利條件是廣西口岸對東盟水果貿易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睆V西壯族自治區(qū)水果生產技術指導總站站長李標說,。 多數東盟市場喜好物美價廉的水果,,我國的溫帶水果如柑橘、蘋果,、橙子等在東盟國家很受歡迎,因此長期以來這類產品是出口越南等國的主打產品,。批發(fā)商王強介紹,,如今山東的蘋果出口越南,從產地運到廣西憑祥,,再出關到越南西貢最多只需6天時間。
“倒逼”水果產業(yè)升級
當初一些人士認為,,中國-東盟自貿區(qū)一旦建成貿易將更為自由化,、市場更加開放,,特別是水果進出口實現零關稅,中國水果產業(yè)將面臨重大影響和沖擊,。時隔幾年,,來自東盟國家的水果已經走進中國不少大中城市的果蔬市場,,國內水果產業(yè)一方面面臨著新的市場機遇,,而更多的則是調整轉型的新考驗,。 在水果貿易領域中國與東盟存在較多的差異性互補,,但水果生產在地緣上的接近也不可避免地帶來某些領域短兵相接的競爭,這其中尤以熱帶水果荔枝,、龍眼最有代表性,。 我國是龍眼,、荔枝的原產地,,目前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第一,,其中龍眼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60%,荔枝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80%,。由于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早期收獲”計劃過渡期較短,、降稅幅度較大,,目前我國龍眼,、荔枝發(fā)展已經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專家分析,我國熱帶水果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影響: 來自東盟的進口量快速增加,。據商務部門測算,,“早期收獲”計劃執(zhí)行后,,泰國水果在我國國內的價格比2002年降低11%至25%,,越南水果價格也比原有的邊貿優(yōu)惠政策降低6%左右,,在開放貿易的刺激下,我國進口的荔枝,、龍眼及其制品大幅增加,。 國內水果生產流通秩序發(fā)生重大變化,。由于泰國、越南等國家水果生產自然條件優(yōu)越,,一方面水果上市時間早,,搶占了國內春節(jié)前后生產淡季的高價市場,,另一方面上市的時間持續(xù)較長,有的鮮果上市甚至有大半年時間,,嚴重影響到國內產品的市場行情和價格走向,。 此外,,水果制品大量進口,,國內干果加工,、鮮果銷售也將遭遇瓶頸,。海關統(tǒng)計顯示,,從2004年以來我國鮮荔枝,、鮮龍眼進口基本上都來自泰國和越南,,而龍眼干、荔枝干進口的90%以上來自泰國,。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農業(yè)廳廳長張明沛等專家認為,,對于以出產熱帶水果為主而受到沖擊的南方各省區(qū),,必須盡快調整熱帶和亞熱帶大宗和優(yōu)質農產品生產規(guī)劃布局,,加快建設一批面向東盟市場,、具有競爭優(yōu)勢的果蔬基地,并把資金重點投向果蔬保鮮,、加工和產品開發(fā)上,延長產業(yè)鏈,,促進我國水果產業(yè)結構的優(yōu)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