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中國重汽在國內汽車行業(yè)首次采用“絕對控股”權設置,與世界第三大卡車公司德國曼公司成功實現合資,。在新成立的中國重汽(香港)有限公司,,中國重汽持有51%的股權,而德國曼公司僅持有25%+1股的股權,。
在中國重汽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中國重汽集團董事長馬純濟明確表示與曼公司合資有四大好處:一是通過曼公司技術轉讓,可以使中國重汽得到長期國際先進重卡技術的支持,;二是通過雙方共同管理,,可以引進先進管理方式,增強企業(yè)內控能力,;三是合資可以共享國內外市場,;四是股權融資有利于企業(yè)戰(zhàn)勝經濟危機。
中國重汽生產車間,。資料照片
中國重汽(香港)有限公司執(zhí)行董事,、總經濟師童金根認為,在我國商用車領域出現的新一輪合資潮中,,更傳遞出跨國商用車巨頭向我國商用車市場全面滲透的信號,。西方發(fā)達國家向我國滲透的壓力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在我國轎車和農用車市場主要由國外品牌主導,國產品牌短期內無法真正占據主導地位的背景下,,跨國商用車巨頭試圖滲透并快速占有我國商用車市場的目標已十分明確,;另一方面,在我國市場特別是廣大農村市場存在巨大商用車需求的情況下,,跨國商用車巨頭急于通過與國產品牌合作的方式,,共同分享這塊蛋糕。
面對跨國商用車巨頭的滲透壓力,,中國重汽采用“絕對控股”股權設置完全掌握了控制權,。專家認為,這充分體現了中國重汽選擇堅守“主權”的決心。
10月20日,,今年我國第1000萬輛汽車在長春下線,,標志著我國進入了過去一直由“美、日,、歐”所把持的世界“千萬輛級汽車俱樂部”國家行列,。這一消息立即在國內汽車業(yè)界引起強烈反響。但同時專家分析認為,,我國汽車產業(yè)雖取得可喜進步,,但量變尚未真正過渡到質變,距離“汽車強國”仍有一段距離,,要縮短這個距離,,技術創(chuàng)新仍然是關鍵。
“51%的股權就是要為今后中國重汽自主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條件”,,童金根向記者解釋,,“如果我們只擁有50%股權,那么中國重汽集團就無法在股份公司內建立起真正屬于我們的自主創(chuàng)新平臺,�,!睂Υ耍R純濟也公開表達同一觀點,,強調企業(yè)發(fā)展方向必須自己做主,。
中國重汽“絕對控股”的勇氣從何而來
努力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我國汽車業(yè),曾試圖通過中外合資,、引進先進技術實現“一勞永逸”,,但后來的事實證明,“以市場換技術”的路子已讓我們嘗盡了其中的酸甜苦辣,。
國際巨頭覬覦中國市場國內企業(yè)更須冷靜務實
7月15日,,中國重汽宣布與世界第三大重型卡車制造商德國曼公司簽署長期戰(zhàn)略合作協議;8月30日,,中國一汽與美國通用汽車公司以各占50%的股權和30年合資經營期限,,聯手成立一汽通用輕型商用汽車有限公司;9月28日,,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同美國卡特彼勒與美國納威司達合資公司簽署中重卡合資合作框架協議。
中國商用車市場潛力巨大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部主任徐長明在出席第三屆中國汽車產業(yè)高峰論壇時指出,,中國的重型車需求總規(guī)模至少為60萬輛,,所以在此之前中國重型車市場都會持續(xù)增長。尤其是到2015年,,中國將擁有全球一半的中等收入者,,其對于汽車市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觀點]自主意識的真正覺醒
今年以來,先后有多家國內商用車企業(yè)與跨國商用車巨頭成功合資,。在這輪合資潮中,,尤以中國重汽集團使用“絕對控股”股權設置與世界第三大卡車公司曼公司實現合資為典范,堪稱我國汽車行業(yè)一次自主意識的真正覺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