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保基金大量結余情況不正常,為地方和部門挪用制造機會�,!�3月9日,,全國政協(xié)委員、監(jiān)察部副部長屈萬祥表示,“如果這筆錢結余太多,,那么就證明地方政府失職,。”據悉,,2007年全國城鎮(zhèn)職工基本醫(yī)療統(tǒng)籌基金,,當期的結余率是34.8%,2008年是32.8%,,“這個比例遠高于發(fā)達國家控制在10%以下的水平,。”(《華商報》3月10日)
一邊是長期困擾老百姓的“看病難看病貴”,,一邊卻是專門用于醫(yī)療保障的醫(yī)保基金被大量結余,、閑置——“花不出去”,。按目前的社保管理體制,地方政府正是包括醫(yī)�,;鹪趦鹊闹饕绫;鸬闹苯庸芾碚吆拓熑稳�,,如果醫(yī)�,;鸩荒艹浞肿泐~地花在參保者的醫(yī)療衛(wèi)生需求上,地方政府顯然難辭其咎,。
若更深一層剖析,,“醫(yī)�,;鸫罅拷Y余”所能證明的其實不只是“地方政府失職”,,同時也是政府職能的錯位。因為,,從世界其他許多社保事業(yè)發(fā)達國家的經驗來看,,直接參與、置身于醫(yī)�,;鸬木唧w管理經營,,原本就不該是現代政府應有的職能。如美國的醫(yī)�,;穑鋵iT的管理委員會獨立于美國政府,,只對議會負責,。對一個科學,、健全、有效的醫(yī)�,;鸸芾眢w制而言,,“獨立于政府之外”如由基金的主人、受益人——參保民眾委托中立的專業(yè)社會機構,、進行獨立的第三方管理,,本來便是其最為核心的管理特征和品質。
目前在中國,,充分尊重民眾和社會“中介機構”本身自治能力,、確保政府職能不錯位和越位的社會公共治理生態(tài),還遠未真正建立起來,。如在社�,;鸬墓芾韱栴}上,當前地方政府所處的位置,、所扮演的角色就相當錯亂不清,往往既是基金監(jiān)管者,,又是它的委托人,,既是基金的投資人,又是直接的資產管理者,。
在這種職能職責的錯位混亂之下,,社保基金的合理高效利用幾乎成為不可能,,頻繁出現諸如“大量結余”,、“挪用”、“管理成本高昂”,、“收益率低下”等不正常的社�,;鸸芾砉窒唷y象,,當然不足為怪,,也不可避免。
醫(yī)�,;鸬摹按罅拷Y余”幾乎是近些年來各類社�,;鸲颊慈旧系囊粋普遍癥候。如失業(yè)形勢嚴峻下的失業(yè)保險基金的大量結余——截至2008年底,,中國失業(yè)保險基金累計結余近1300億元。(新華網2008年12月30日)在工傷事故頻仍的背景下,,工傷保險基金仍大量結余——2007年,,累計已達200億元,。(《南方都市報》2007年10月22日)在“房價高、買不起房”的住房保障現實下,,住房公積金閑置高達4000億元(《21世紀經濟報道》2008年12月20日)……
既然社�,;鸬墓芾碓揪褪钦辉摴埽⑶覍嵺`證明也是它不可能管好的事情,,那為了從根本上避免像“大量結余”,、“挪用”這類現象,除了指責政府失職外,,何不干脆釜底抽薪地拿去政府這一越俎代庖而獲得的“職能”,,將包括醫(yī)保基金在內的社�,;鸬恼鲗У默F行管理模式,,徹底轉變到獨立、中立,、專業(yè)的社會化管理軌道上來呢,? |